时间与经典都在文字里

  一些好书能够受到读者喜欢,除了本身具有的品质之外,很大程度上缘于一些热点事件。4月,影响了一大批中国作家和读者的马尔克斯逝世,在纪念之余,《百年孤独》重新回到公众视野。而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因为“2013中国好书”节目在央视的播出,引发《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等图书新一轮的畅销。

  我们在阅读《百年孤独》这样的海外经典作品的时候,同样希望中国作品能够受到海外读者的认可,而麦家的《解密》则让中国文学很是扬眉吐气。一本再现了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一本讲述了传奇曲折的谍战故事,由此可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铭记文学经典

  马尔克斯逝世,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地一场场悼念马尔克斯的活动。“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死亡跟他没有什么关系,而生命对他才有意义”……这些源自《百年孤独》的经典语句,让我们念念不忘。在这部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中,马尔克斯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借此反映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或许诚如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所言,“八十年代的每一个读过《百年孤独》的人都会记得初次阅读的震撼,随着那句传奇的开头‘多年以后……’,故事就此展开,我们获得了一双新的眼睛去看世界和人。我觉得对于一个作家而言,这是他自身力量的最大体现。一个作家对读者和其他作家的影响不一定是很明显的,但会很大程度上丰富后者感受世界的眼光。”

  《百年孤独》在中国如此火热,中国作家的一部作品,在海外同样引起反响,那就是麦家的《解密》。麦家因《暗算》《风语》《刀尖》等谍战小说而被读者所熟知,《解密》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第一本被译为英文的小说。《解密》被收进“企鹅经典文库”,麦家成为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之后被收进该文库的中国当代作家第一人。这部创作11年、遭遇17次退稿的《解密》,其英译本在美、英等21个英语国家同步上市的首日,便打破中国作家在海外销售的最好成绩。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解密》是一部“你不可错过的中国小说”。题材的独特性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西方色彩,让这个中国故事深受西方读者青睐。

  《解密》的主人公容金珍是从事破解密码的特殊职业者,他有很高的智商,孤僻冷漠的性格,以及幽深莫测的奇幻命运。传奇的人生、家族的秘史、天才的智慧、诡异的想象、莫测的命运和荒诞的现实在小说中交织纠缠,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震撼与思想震撼。身为解密者的他们没有名字,只有代号;没有声音,只有行动;没有眼泪,只有悲伤;没有日常,只有非常;偷听天外之音,破读无字之书,行走在刀尖上。

  轻松读懂经济

  当下的中国经济再次站到了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如何拓宽和深化人们对于改革的认识,凝聚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继续推进改革的信心,也成为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看来,“改革要深化,发展要再接再厉,改革和发展都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可能前功尽弃。”在其著作《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中,厉以宁纵论中国经济改革热点话题。这部入选“2013中国好书”的著作,是厉以宁在赴中国各地实地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是他关于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的最新代表作。在书中,他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转型(农业化转为工业化)与体制转型(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其中发展转型是动力,体制转型是保障,在交替转型、互相呼应中,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作为中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厉以宁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中国的企业只有通过股份制改造才能成为市场主体。在《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中,他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当前仍然要把产权制度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建议,大大拓宽和深化了人们对改革的认识。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