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地研究“中国模式”

    《中国超越》是张维为教授走访百国后,围绕中国模式所作思考和研究的第三部著作,它与《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一起构成了张维为的“中国模式研究三部曲”。《中国超越》秉承《中国触动》和《中国震撼》的整体逻辑,阐述中国模式与中国崛起的内涵、路径和前景。三部著作构成了一个丝丝相扣、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反映的是作者对中国模式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中国触动》是访遍百国后对中国模式在感性层面的认识,《中国震撼》构建了文明型国家的框架来试图解释中国模式成功的内在原因及其给人们带来的震撼,而《中国超越》则通过对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的全面比较,总结出中国模式的成功之道和基本特征。

    关于“中国模式”,目前在学术界存在颇多争议。有的认为中国的改革属于转型国家改革的一种,它只在区别“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方面有“模式”的意义;有的认为中国的改革是动态的过程,彼岸究竟是什么模式现在并没有人知道,谈何中国模式;还有的人公然认为中国的改革最终会过渡到西方模式去。但在所有质疑中国模式的议论和慎言中国模式的呼声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能够真正否定中国模式存在的理论解释。
    
    张维为是中国模式的坚定支持者,这些年来一直从事着有关中国模式的研究。在他看来,“中国模式”在狭义的层面,指的是中国自己的一套做法、经验和思路;在广义的层面,则是这套做法、经验和思路及其背后的制度安排和思想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模式指的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超越》这本书中,作者就此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叙述。社会科学的理论本质上是一个用来解释社会现象的逻辑体系,解释的现象越重要,理论的影响就越大。从《中国触动》到《中国震撼》,再到《中国超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张维为对中国模式的解释渐成体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以至曾有人夸张地说《中国震撼》震撼了中国。就《中国超越》而言,我以为张维为在下述三个方面的努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是提出了中国模式对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模式超越的观点。作者指出,这种超越开始表现为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和思想理念上的超越,认为在这些领域,中国在不少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国,在许多方面不久将超越美国,在还有一些方面,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也有可能超越美国。对于不少人来说,超越西方,特别是超越美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作者通过认真的比较分析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书中用“板块解读法”、“购买力平价”、“家庭净资产”等方法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在经济总量、百姓资产上对西方的超越。尤其在“家庭净资产”方面,不仅进行了中美两国在家庭资产总额上的比较,还进行了家庭净资产平均,以及中位家庭净资产比较,因此有较强的说服力。书中在论述这些超越和质疑西方话语对中国发展的诟病时,都是从观察事实出发而不是诉诸情感的,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权威数据来说明观点,这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值得肯定的是,在论述中国模式对西方模式的超越时,作者并没有陷入那种自我陶醉式的心态,他很清楚,全球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是五百年前从西方国家开始的,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进步也主要是由西方国家完成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程度现在仍然大大地高于我们,这是需要我们继续追赶的。例如,书中指出:“我们说中国的增长不仅是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增长,并不是说我们一切都做得很好,恰恰相反,在世界产业链上,我们总体上还处于中、低端。”这样的提醒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模式充满自信时依然保持着一份清醒。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