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文学出版业态亟须平衡

  上世纪80年代的儿童文学、90年代的图画书和幻想文学、新世纪初的青春文学,几乎中国少儿出版的每一个潮流,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都能引风气之先。这一次,它们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YA(young adult,小大人,13~17岁)”文学,希望以此弥补当前青少年图书出版结构上的缺失,为实现儿童文学出版生态平衡发出先声。那么,究竟何为“YA”文学,它有哪些特点?此时提出“YA”文学意义何在?“YA”文学给出版界带来了什么提醒和思考?

  少儿文学图书出现结构性失衡

  “YA”文学概念在西方早已有之,但在我国文学和出版界还是第一次提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公司总经理张秋林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这既是对美国图书馆服务协会文学分级的一种借鉴,也是基于出版社对当下中国少儿文学出版业态的调研、判断。

  张秋林说,目前的出版业态是比较偏向低龄读者、而“冷落”了青春期的青少年读者。“我们希望对此失衡的状况有所改变。因为,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孩子们特别需要心灵导航与人格塑造,否则很容易陷入精神的迷途。我们希望唤起更多出版人对这一文学出版物类型的重视,从而使青少年文学出版达至更为合理有序的状态。”

  此次,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推出了“零时差·YA”系列两本图书——《托德日记》和《宠爱珍娜》。《托德日记》中主人公是14岁的叛逆中学生托德、《宠爱珍娜》主角是因车祸失忆的16岁少女珍娜。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认为,在这两本书中,体现了13~17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逆反、质疑、无名的愤怒等诸多特点。然而最重要的是,这两本书在成长和文学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YA’文学确实击中了当下我国儿童文学发展中面临的结构性缺失问题,更直白地说,是如何来收复少年文学这块失地的问题。”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李东华坦言。在李东华看来,上世纪80年代少年文学板块就慢慢失守了,尤其在新世纪以后,儿童文学退守到了12岁以下。

  为什么会失去这部分读者?李东华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作家不了解他们的生活,写出的作品和他们存在隔膜。文学评论家白烨也提出,现在市场上非常缺少适合13~17岁青少年阅读的作品。我们所提的韩寒、郭敬明等写作的青春文学,是“80后”的他们写给“80后”的同龄人的作品。评论家李敬泽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青少年像我们中国这一代孩子这样,他们几乎只看自己同龄人写的书。”

  首提“YA”体现出版自觉

  如果说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和“YA”相类似的概念,比如成长小说、少年文学,不是第一次提出的话,“那么,从出版的角度,这是出版社第一次有意识地自觉地提出这个概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张福海认为,这体现了一种出版自觉。

  青春文学、成长小说兴起时,出版社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提出概念和唱主角的都是作家和评论家。而“YA”文学的提出,在张福海看来,则体现了出版人对出版规律的一种把握,而且它打开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就是当一个有分量的出版企业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它要面临一系列的整合,比如整合创作队伍、整合理论的研究和构建、整合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研究。进而因为它有这样的一个相对雄厚的资本和资源的集聚,它可能真的是打开了一扇非常大的门,带来了诸多的可能。

  据张秋林介绍,“零时差·YA”系列今年还将陆续出版《灵魂的旨意》《夜晚守护人》等10余种图书。早在今年年初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不仅邀请儿童文学作家讨论,还请李敬泽、白烨等成人文学评论家参与研讨。在出版社30年社庆日,又专门以“‘YA’文学和青少年图书出版”为主题邀请十几位作家、出版人研讨。白烨认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做这套书非常有自己的运作和想法。

  以引进促原创“YA”文学出版

  出版需要放眼世界,我们要用临摹的方式进行学习,用引进来促进原创。张秋林透露,今年年底将推出原创的“YA”文学图书。

  李东华说,托德的成长植根于非常现实的土壤中,让读者看到了美国社会更为真实的一面。也正因如此,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提出,我们要推出自己的“YA”文学,要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

  金波认为,幼儿时期、童年时期,全世界的小读者所面临的问题几乎是相同的。但是到了13岁以后,特别是15、16岁,社会现实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大,所以外国的作品不一定能在中国读者中引起共鸣。要创作原创的“YA”文学图书,需要具备一些关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观的研究,要有理论基础,然后作家带着这些准备再去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去。同时,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写的作品一定要重视技巧。给幼儿写东西,有个好玩的故事大概就能吸引他;但是给青少年写东西,如果技巧不行,作品思想性再强,他也不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很注重艺术性了。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