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时代儿童文学评论的责任

  纸质媒介和印刷文化的发展曾使人类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高峰。进入21世纪,图像、影视、网络及数字化新媒介等“视觉革命”极大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文学作品的文学性遭遇商业化的侵蚀,肤浅化、娱乐化、碎片化、平庸化、快餐化成为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一切文学创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资本经济与文化产业又在拉动着文学生产,文学产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走向广大的阅读群体。面临这种新的格局,对儿童文学作品价值功能的认识日益多元,儿童文学批评如何发挥评论引导的力量,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儿童文学评论的客观错位

  资本经济与文化产业背景下的儿童文学评论,正逐渐从过去学院化、游离于大众的状态走入更为广阔的话语场,对儿童文学的创作热情与言说热情都不再仅仅是儿童文学“圈子”内的事情。同时,市场化也将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推向文化属性与商品属性、教育属性与娱乐属性的艰难博弈。面对这种文学乱象,出版人、大众读者都将理论引导的期待寄托在评论家身上。但遗憾的是,当下儿童文学批评要么世俗化,有意无意地充当了新书宣传的推手;要么精英化,决绝于市场而走向书斋。

  前者存在的重要原因在于:虽然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已逐渐升温,但是,对儿童文学这一文学门类特殊性的理解和尊重还远远不足。1988年,《中国儿童文学十年》编委会在《迎接儿童文学的新十年》中曾经感慨:“中国这样大一个国家,儿童这么多,儿童文学这样一项战略性的事业,竟然没有一个儿童文学研究所,也竟然没有一张儿童文学评论报。”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儿童文学研究所虽然已经在部分师范类院校建立起来,《文艺报》等报已经持续开辟儿童文学评论专版,但儿童文学仍没有一份专业的、受到认可的学术期刊,儿童文学批评的专业性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中国儿童文学评论既没有独立的理论阵地,也没有受到主流文学评论期刊的关注,有些时候,不依托于出版社与媒体的联系,评论家就发不出自己的声音。而借助出版社宣传活动在报纸上发声的文学批评,或由于种种原因屏蔽了评论家的独立观点,或囿于篇幅限制而只能是“蜻蜓点水”。

  而批评精英化问题的存在,较之上面的“硬件”问题,则更应引起我们警觉。很多时候,不少畅销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在广大儿童读者群以及出版人圈子里受到高度评价,而在评论家圈子里却被有意或无意地“无视”了。期盼理论引导的出版人和读者得不到来自评论家的呼应。反之,评论家并非不关注儿童文学现状。面对市场时代的儿童文学,评论家们忧心忡忡,极力规劝孩子们阅读“纯文学”,阅读儿童文学“经典”,但却得不到儿童读者的呼应。这同样形成了儿童文学批评的错位,值得我们警醒。

  评论功能错位的深层原因

  当下,儿童文学生态发生巨大变化。21世纪以前,我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与接受基本上是以成人意志为主宰的,儿童的本体需求、真实的阅读反馈并没有机会得到呈现。而进入21世纪,大众传媒时代无孔不入的信息传递功能和市场经济强大的助推力量,使儿童直接参与了阅读的选择与评判。儿童文学真正的受众——小读者浮出水面。创作生产方对小读者的态度从“你应该读什么”转向为“你想读什么”。儿童的意识与喜好决定着畅销书的走向,而成人精英意识则体现在儿童文学奖项的评选结果中。这导致了部分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叫好不叫座”、在儿童读者中缺乏阅读口碑的“小众化”现象。同时,直面市场的儿童文学创作又显现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日益交好的趋势,不断撕扯着精英的评价尺度。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生态中,如果仅以文学精英的立场强调“艺术本位”,其实仍然是一种“成人本位”。当我们面对儿童读者时,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低龄儿童时,“为艺术”的儿童文学标准,直接导致对儿童受众的疏离。回溯我国现代出版业发端期的“新文学”出版物,作家以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气度,努力传达个体的某种文学理想,是一种“努力达到文学制高点的英雄姿态”。然而这种创作姿态,主观上忽略了读者的存在,客观上远远超出了一般读者的欣赏能力。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儿童文学作品的传播历程,我们会看到成人意志的积极介入,比如20世纪70、80年代在“教育儿童”主体意志下创作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流传至今并深受儿童喜爱的少之又少;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文艺理论研究的热潮,为凸显某种创作理念、美学思想,以作家独创性美学追求为主导的“新潮儿童文学”“探索儿童文学”等作品,虽具文学创新意味,但因没有顾及儿童的阅读能力,仅仅成为作家对文学理想的实验性表达。大量被成人盛赞的儿童文学出版物陷入无人(儿童)喝彩的尴尬。正是这种与儿童读者的疏离状态,形成了20世纪70、80年代以来20余年儿童文学读物出版的边缘地位和以知识读物为主的儿童读物出版格局。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