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试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设计》前言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中央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和国家试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基点上,改革的力量再次聚合。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要主动顺应全球化经济治理新格局,打造我国面向世界、深耕亚太的战略载体;就是要先行试验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新标准,积累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的新经验,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相关谈判提供实证样本和参考依据,进而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制定提供有力支撑;就是要形成全国开放新格局中的先行试点,在接轨国际的制度规则、法律规范、政府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率先探索实践,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可供借鉴的“制度试验池”和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就是要主动承担全国开放战略的先行引领使命,为我国推动更高层次的、与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开放创造经验、积累经验,引领全国开放升级。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承载着贸易监管创新、投资管理创新、金融服务创新、离岸功能创新、政府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制度创新的试验与示范。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和投资权益保护机制;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探索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规范;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和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国家金融经济全面深度开放的试验区和压力测试平台,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自贸试验区的建设,需要开展一系列前瞻研究和创新突破,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这是我们开展这一重大研究课题的重要依据和目的所在。

    本书基于我国适应新的全球化时代背景的战略要求,结合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及规则标准体系新变化,全面系统研究设计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框架。同时,按照建设具有国际水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目标,比较研究国际成熟自由贸易园区及自由港都市的制度规则,提出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标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制度、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税收制度、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制度、政府制度改革,以及自贸试验区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自贸试验区与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联动机制提出总体框架、战略思路和实施路径。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运行一年多来取得的积极进展,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及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自贸区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布点和在上海不断扩容,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率先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