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出版的下一轮可能

    首先,数字阅读一定是趋势,但是数字出版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伪概念,它并不是一个业态,业态需要有交易,要有人付费,这个买卖有可能不成立,就像有数字唱片消费行为,但是没有数字唱片产业一样,是个大写的尴尬。

    其次,数字出版极有可能死在免费的途中。很多人认为免费、共享是互联网的底层逻辑,但是我认为它跟人性的底层自私属性是对抗的,不管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如何富足,完全无私的共享是很难成立的。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是试图建立一个我免费提供产品与服务,你也免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态,我跟你之间的交易是我提供稀缺价值给你,你也提供稀缺给我。即使是如今流行的免费,也是你先免费给我,但是有人给你买单,实际最终还是你自己用非现金方式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成本支付,这种转移支付就是免费模式的基本逻辑。实际上,到今天为止,无论是数字化还是实体的商业,真正的交易逻辑还是要有不对称性才会产生交易。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免费并不是大趋势,也不是互联网世界真正的逻辑,商业的本质还是稀缺价值创造和稀缺价值的流动与转移。

    第三,传统出版奢侈品化趋势不可逆。在电灯发明之前全球蜡烛产业是100亿美元的规模,但是电灯发明了以后,很多人认为照明不需要蜡烛了,人们对蜡烛产业异常悲观,但是如今全球蜡烛产业是300亿美元的规模,对照明的刚性需求量下降了,但是整体使用的场景更丰富了,基数比照明市场还大,所以欧洲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指数叫做“蜡烛指数”,是衡量家庭文化水准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媒介退出历史舞台,就认为原有媒介业态不存在了。纸媒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呈现和传播知识的功能在退化,但是其他方面的属性在进化,我们可以看出如今中国图书市场上精装书的比例越来越高,它是奢侈品化、精品化的设计趋向,包括小而美的收藏品的书,未来市场未必就比今天600亿人民币左右的市场规模小。在工业4.0时代,个性化需求的逻辑也是趋势和主流,大家都想拥有专属、收藏性的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的文化消费商品未来会非常流行。因此,纸质图书未来的奢侈品化趋势是不可逆的。

    第四,版权资源的兑现机制是出版人最应该关注的重大事项。关于写作、版权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未来出版业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仅仅死守纸质图书售卖,这个风险还是很大的。基于虚构作品的IP运营和基于非虚构作品建立的以论坛、演讲、消费信托为基础的现场出版产品或者视频以及MOOC产品是未来可以探索的方向。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针对读者,无论是门票收费还是赞助商赞助门票免费,都是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了一定规则的兑现机制。写作者必须有商业回报才能持续从事写作。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很多作者是能以写作为生的,中国目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而且独立的版权经纪人体系也完全没有建立,作者不仅不能体面地养活自己,更别说养活版权经纪人了。出版商如果在版权运营体系里被边缘化,那么这一定是出版商的价值从此江河日下的标志。

    第五,移动互联网的赋能,推动了出版业的个性化变革,整个行业将催生更多的独立出版人。互联网真正摧毁的其实不是媒介本身,在我看来,数字媒介和互联网是两件事,互联网摧毁的是社会生产要素的组织方式,就是传统出版社的组织将会被互联网化的组织体系颠覆。“个人+平台”的方式一定是未来出版业最重要的方式,我们来看娱乐产业,原先TVB和华谊旗下都签约了很多艺人,现在,TVB的艺人离岗北上单干,华谊的很多艺人单独成立工作室,变成个人了,为自己打工。独立出版人的形态跟今天的娱乐业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个人都在争取掌握自我命运的生死大权,我不再为某个出版社打工了,我要为自己打工,在数字出版领域也是一样的,“个人+平台”的社会化出版逻辑一定会成为主流。

    第六,阅读产品的研发能力。不具备内容制造和打磨能力的公司一定是一个皮包公司,皮包公司未必一定会死,因为皮包公司有两种,一种是中介属性的,一种由中介蜕变为了平台。比如出版商如果手中并无版权资源,也无阅读产品研发能力,这样的中介属性很强的出版公司,未来一定会被淘汰。蜕变为平台的就是提供UGC服务,如阅文集团、知乎或者豆瓣,他们都把自身的中介属性蜕变成了平台。但是无论什么平台,都是需要在价值兑现过程中扮演重要的机制设计者,否则,这样的平台最终也会被用户淘汰。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