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在中国 让我们等一等时间

    2001年,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考取中国驾照。之后的七年,他开一辆租来的破车,带上一本中国地图册,由北京沿长城一路西行,横跨北疆万里,访问城镇农村,2009年他写下《寻路中国》,在美国很畅销。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编辑室主任张吉人,最早在《纽约客》上读到何伟的文章,被深深吸引。事实上,这位《纽约客》驻北京的外国记者,写下了多篇观察中国的纪实类作品,其“中国三部曲”包括2001年的《江城》、2005年的《甲骨文》、2009年的《寻路中国》,可是它们在中国的出版顺序是倒过来的。

    算起来,张吉人是国内第一个引进何伟的人。2011年把何伟带给中国读者,销量超过他的预期。2013年,“译文纪实”品牌正式成立,张吉人和同事陆续把优秀的英文和日文纪实作品带到中国。目前“译文纪实”系列囊括了包括《寻路中国》、《打工女孩》、《少林很忙》、《两个故宫的离合》、《无缘社会》以及《末日巨塔》在内的多部外国纪实文学作品。
视角 从“外国视角看中国”说起外国纪实文学作品,有个更专业的名称:非虚构。但这是一个奇怪的词,英语中叫“nonfiction”,直译就是“非小说”,它不说某部作品“是什么”,而说它“不是什么”。

    “非虚构”的说法,从一开始就带上美式烙印。20世纪中叶,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发表《冷血》,诺曼·梅勒写下《刽子手之歌》,两部作品都以杀人犯为主角,取材于真实案例,采访的深度之强,不亚于写大部头长篇小说,《冷血》的副标题干脆就叫“非小说文学作品”。这种“非虚构小说”写法,在当时甚至被誉为“当代文学的巅峰”。1973年,汤姆·沃尔夫编辑出版了文学选集《新新闻》,收纳了美国不少杰出的非虚构作家的作品。于是,美国兴起了“新新闻主义”或“非虚构小说”的浪潮。

    在中国,“非虚构”成为一种写作潮流,大约开始于2010年《人民文学》首创的“非虚构”专栏。当年,此专栏集中发表梁鸿的《梁庄》、刘亮程的《飞机配件门市部》、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和萧相风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不少作家开始避开虚构创作,来到都市企业、田间宅头,甚至以田野调查或翻阅历史卷宗的方式,记录现实生活中群体或个体的口述和记忆。

    中国非虚构文学图书逐渐增多,知名的有《中国在梁庄》、《我从新疆来》、《巨流河》,还有引起鲁迅文学奖争议的《瞻对》等。与此同时,中信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等都开始涉足非虚构文学,中信社还为此创建了一个非虚构类纯电子书品牌“中国故事”。但专门做非虚构图书出版的,似乎还是上海译文的“译文纪实”,它已成为一个固定的丛书品牌形象,从2013年至今打造了一系列非虚构畅销书。

    去年,“译文纪实”相继推出《与荒原同行》、《最后的熊猫》等五部国外非虚构作品的译本,成为“译文纪实”系列新成员。事实上,此前无论是何伟的“中国三部曲”,还是2014年的《奇石》与张彤禾的《打工女孩》,都持续引发人们对非虚构的讨论。

    但在五六年前,国内的非虚构文学市场还非常冷清,虽然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现过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热潮,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九十年代就日渐沉寂,此后一直未得发展。

    张吉人2003年进入上海译文出版社后一直做学术出版,直到2008年才转向大众图书,一直希望做有市场但又具备内容价值的大众书。他所在的社科编辑室,不能做虚构作品,主要做人物传记、科普和历史等图书,而他对美国现当代文学感兴趣,也对《纽约客》、《亚特拉大》等网站上刊载的非虚构作品持续关注。2008年,他引进了第一本非虚构作品《末日巨塔》,该书描绘了“9·11事件”背后的基地组织,作者因之获得普利策奖。这本书印了15000册,基本卖空,张吉人对非虚构的中国市场有了信心。

    2009年何伟的《寻路中国》在美国出版,张吉人觉得“一个外国人写当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很少有这样独特的文本”,他陆续引进何伟的“中国三部曲”,本本好卖,《寻路中国》的销量更是超过了20万册。张吉人发现,何伟作品的热销,说明“外国视角看中国”的书有巨大市场。此后,他们继续引进这方面的非虚构作品,但关注领域略有不同:人口迁徙(《打工女孩》)、城市拆迁(《再会,老北京》)、少林故事(《少林很忙》)等,“译文纪实”最响亮的招牌,就是这些“外国视角的中国观察”。

    真实
    “科学写作”或成非虚构重要一环


    此时,张吉人却决定暂停。“ 译文纪实 品牌,并非仅仅想通过他人的眼睛审视中国,而是要通过故事进入真实”。

    故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怎样的故事可以进入非虚构系列?“我要关心这本书是否提供我不知道的东西,是否带我看见世上我不知道的事”。追求文学性和真实性的平衡,是“译文纪实”挑选作品的标准。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