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 于坚获“年度杰出作家”张悦然获“年度小说家”

    4月22日,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在顺德北滘文化中心盛大开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由南方都市报和南都周刊发起主办,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局)、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

    著名诗人、作家于坚凭借《闪存》、《朝苏记》、《并非所有的沙都被风吹散——西行四章》等诗文作品折桂2016“年度杰出作家”。张悦然、陈先发、李敬泽、江弱水、双雪涛分别荣膺“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及“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2015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增设“年度网络作家”,一直密切关注网络文学写作生态,发掘新生代网络文学实力写手,参与并推动新媒体时代文体最自由、受众面最广的网络文学的发展。今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网络作家”依然采取读者投票+终审的形式,遴选出言情类、历史类、都市类、玄幻类、军事类、穿越类六个类别2016年最优秀的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十一圣、夏龙河、我是愤怒、凝陇、疯丢子、荔箫等六名作者共同摘得“年度网络作家”的桂冠。

    诗人再获“年度杰出作家”
    于坚:“文明”就是以文照亮

    诗人于坚荣膺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2016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将“年度杰出作家”的荣誉授予诗人欧阳江河,今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再次将“年度杰出作家”的桂冠授予了一位诗人。

    评审委员会在授奖词里表示,于坚出版于2016年的《闪存》、《朝苏记》等作品“以文会心,为文招魂,写诗、作文、立论,皆自由挥洒,辞直义畅。他居边地数十年,独持己见,一意孤行,如今个人细语终成高论宏裁。”

    致答谢辞时,于坚谈到在洛阳博物馆看到难得一见的“何尊”,上面飘然有一个“文”字。孔子曾说:“郁郁乎文哉!”而何尊上的“文”字,中间有一颗心。于坚说:“写作这件事表面看起来也是在追求破旧立新,而其实在根本上,它是守旧的,这个旧是有无相生之旧,它变易阴阳,但不是一种可以掌握的技术,它是一种‘郁郁乎’的魅力。魅力就是有心,魅力的觉醒使人脱离黑暗,找到语言。”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在被物质力量裹挟的时代,于坚相信“文明就是以文照亮”。写作的意义在于孔子2500年前的那句话:兴观群怨,迩远,多识。

    至于作家和诗人的身份区别,此前于坚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世俗层面上,写小说挣钱会多些,写诗的人完全是清教徒,须有牺牲精神。“在根本上,一切写作都是出家,写作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只是作家不会走进教堂罢了。”

    80后作家展露成熟风度
    张悦然获“年度小说家”、双雪涛封“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今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年度小说家”、“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均由80后作者摘得。随着年岁渐长,80一代作者的作品正在逐渐获得庄严的历史感和人性深度。

    12年前,初出茅庐、还在新加坡念计算机专业的张悦然凭借《十爱》斩获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对她来说,那是来自文学界的第一声召唤。12年后,张悦然以砥砺十年的成熟之作《茧》,再次登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领奖台,捧回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的桂冠。

    在致答谢辞时,张悦然说自己非常喜欢“小说家”这个词,简单、朴素、职业。与“作家”的称呼相比,更多了一点“匠人精神”。“二十出头的时候,在写作的道路上刚出发,就很幸运地获得了一些名声。作家这个身份,如同一件忽然派发下来的制服,并不能算合身。”但她不适应聚光灯下的生活,宁愿“关起门来,在一盏昏暗的灯光下敲敲打打,修修补补,通过冗繁、枯燥的劳动,铸就一件精巧的艺术品。”

    在长篇小说《茧》当中,张悦然首次脱离自我去打量陌生和广奥的历史和世界。这部小说不仅返回到60、90年代的历史现场,并且沟通了她和祖父、父亲三代人的情感。张悦然说:“很多现实中永远无法进行的交谈,在小说的时空里得以完成。”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