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出版将改变图书出版发行模式吗?

    热点

  沉浸式VR与移动互联设备、云技术的深入融合,将带来电影、电视、显示技术的革命,改变阅读方式,带来全新的出版模式,真正的VR出版呼之欲出。VR出版将改变出版形态,进而改变图书的出版、发行模式,改变图书出版体系吗?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就将VR技术列为信息领域优先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随着近年来软硬件技术的突破,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与云技术、移动互连技术迅速结合,推动了VR(和AR)的发展和普及,逐渐从游戏体验延伸到行业应用。

  从沉浸式体验角度来看,VR系统有非交互式体验、人-机虚拟环境交互式体验和群体虚拟环境交互式体验等几类。而这种交互,完全不同于目前的人机交互,VR沉浸式系统可为使用者创建拥有真实感觉的虚幻世界,使用者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将会拥有完全身在其中的体验。用户可以通过交互设备(如触摸板、交互手柄、数据手套、数字兵器、数字手术刀等)直接参与到场景互动中。

  互联网+时代的VR技术与云平台融合,将改变教育方式,改变阅读方式,带来全新的出版模式,VR出版呼之欲出。

    VR出版的初步探索

  目前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的电子素材主要包括PPT、视频、音频、CAD三维构图、Flash动画等多媒体,主要靠声、光、电的综合运用吸引读者注意力,提高阅读兴趣。教育模式是“纸媒教材+PPT+微课等教学资源+网络生态”的形式。现在的多媒体出版物,各种媒体资源的相互作用较简单,读者面对的是其简单联合、合作,不同媒体形式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隔阂。读者有时候不得不面对单选题,比如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

  VR直接用于出版才刚刚起步,还在摸索中,市场上已有此类图书出现,不少出版机构及公司还在观望。美国谷歌公司在2016年3月申请了两项专利,一为“交互式图书”,一为“媒体增强立体书”。这类VR版本的纸质图书可以与读者互动,或者通过电脑实现更多功能;国内也有“图书+VR眼镜”式销售。

    VR出版的解决方案

  综合来看,当前条件下,图书的VR应用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针对某一图书(或教材、课程)的手机客户端应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或书中的图片,通过APP下载平台数据,打开VR三维图,虚拟的三维实物显示在头盔显示器或手机上,通过手机屏幕实现图像的旋转、拆解,甚至进入虚拟结构内部观察。该出版方案主要用于简单的展示,对硬件要求低,软件制作也相对简单、方便,可以在图书中大量插入。但是严格说,这还不属于VR,而是虚拟仿真,缺乏交互性。

  第二,针对课程、实训的专业级客户端应用,需要一台性能较高的PC机,配以专业的VR头盔、控制手柄和数据手套、跟踪定位器设备,搭建虚拟的实验室、实训室。但是VR资源只是与图书配套使用,完全可以脱离图书而单独存在。

  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尚镜展开战略合作,与作者方一起构成三方合作机制,探索了机械类教材的VR素材的创建模式。

  根据教材建设和实际学习需要,考虑到资金、时间限制,我们同时使用了两种解决方案:为书中大量的简单结构图制作了手机客户端的虚拟仿真素材;选择少量复杂的装配图制作VR素材。这两种方案工作流程基本一致,只是具体VR资源制作不同。校方、制作方、出版方紧密合作,共同完成,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学生可以用手机和PC机客户端,扫描教材中的二维码,通过APP登录云平台,下载数据包。用手机扫描图书的贴图,打开手机三维仿真图,直接用手机或VR眼镜展示、观看,并简单操作,例如旋转、移动、缩放、拆解等。

  VR资源给读者同时提供诸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知交互手段,具有3个最突出特征:交互性、沉浸感和构想性。VR技术与手机等移动互联设备结合,更加贴近生活,随时随地营造沉浸式体验环境,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优化了阅读环境。

    VR将如何改变出版业态

  VR出版不应是传统出版和电子出版、沉浸式VR技术、移动互联和云计算技术的横向联合,而应是深度融合。沉浸式VR图书的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3D模型等)通过VR眼镜,以虚拟实物形式展现在读者的个人虚拟环境中,读者沉浸在VR营造的阅读空间,并与之交互。沉浸式VR技术实时的三维空间表现能力、人机交互式的操作环境以及给人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将彻底改变现有图书形态。VR图书在为读者提供自主解读视角的同时,触发受众心理世界与思维意识的活动,进行双重性内容的构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