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逼近万亿,出版社怎么挖掘数字内容的富矿?

    2020年12月21日,第10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暨中国数字内容服务大会在京开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最新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数字出版产业新规模
    第一,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

    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9881.43亿元,较上年增长11.16%。

    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23.08亿元,电子书58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8亿元,博客类应用117. 7亿元,在线音乐124亿元,网络动漫171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2314.82亿元,网络游戏713.83亿元,在线教育2010亿元,互联网广告达4341亿元。

    第二,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收入占比增幅仍呈下降态势。

    图书、报纸、期刊是我国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的主营业务。近年来,在主管部门的大力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传统出版单位顺应发展需要,以推动转型升级为契机,推进融合深度发展,捕捉新需求、拓展新领域、尝试新业务、推出新产品,业务结构不断调整,传统书报刊数字化业务的比重逐年增加。

    2019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89.08亿元,相比2018年的85.68亿元,增长幅度为4.0%,增长幅度呈持续下降态势。

    第三,新兴板块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19年,移动出版收入规模为2314.82亿元,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为2010亿元,网络动漫收入规模为171亿元,三者占数字出版收入规模的比例为45.50%,移动出版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地位稳固。

    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与2018年相比,其增长幅度超过50%,已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发展最为强劲的部分,市场格局梯队层次渐趋形成,品牌性产品不断涌现,用户接受度逐步提升。

    网络动漫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付费用户规模,整体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数字出版产业新发展
    第一,出版业融合发展路径持续明晰效益初现。

    2019年,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入,出版单位持续在产品形态、服务模式、平台渠道、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快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出版单位借助先进技术,融合多样内容元素,打造融媒体图书、VR/AR图书等新产品形态,丰富内容呈现方式,提升优势内容的感染力。

    出版单位融合发展的思路更加开阔,版权运营意识日益增强,多家出版单位依托优质出版资源,向网络文学、动漫游戏、有声读物、文旅、音乐、影视等领域拓展,效益逐步显现,实现了内容价值、版权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有效提升。

    出版单位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以适应融合发展的需求。引入市场化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出版单位融合发展正在迈向出成果、出品牌、出效益的新阶段。

    第二,网络文学主流价值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持续向好。据统计,2019年网络文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01.7亿元,网络文字作品累计规模达2500万余部,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达到1936万。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超过4.5亿。

    现实题材创作持续升温,主题内容日益丰富,主题深度与站位高度均有所突破。

    以网络文学为核心业务的数字出版企业,成为主题内容传播的重要平台和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

    2019年,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多家网络文学企业在平台设置了“歌唱祖国献礼70周年专题”推荐相关主题图书,并举办主题征文活动。阅文集团、掌阅科技、咪咕数媒等数字阅读平台企业成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重要数字内容资源合作伙伴,设置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板块。

    2019年以来,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日益成熟,先后涌现多部在收视和口碑上都有上佳表现的作品,特别是电影《少年的你》(根据玖月晞所著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改编)成为当年电影的票房黑马,引发公众对校园暴力这一恶性社会事件的广泛关注。

    第三,数字教育加速向规范化、智能化发展。

    2019年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持续加快,数字教育出版智能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环境逐步完善。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国家政策文件出台,为数字教育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

    《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等文件密集出台,推动数字教育发展环境日益规范。

    人工智能在数字教育应用进一步深化。出版单位加大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投入力度,组建研究院、实验室和示范基地;大型互联网企业持续加大数字教育、智慧教育布局力度,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牌优化升级。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