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重塑的社会”——《流感大历史:一部瘟疫启示录》新书分享会

    正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在《流感大历史:一部瘟疫启示录》的推荐序中所说:“……人类的发展历史始终是和传染病纠缠在一起的。人类虽为地球上的特殊生物种群,但也不可能离开微生物而独立存在,而微生物作为绝大多数传染病的致病原也不可能被人类彻底消灭。一部传染病史,就是人类和微生物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斗争史,人类的生存与进化离不开微生物,但是也数次遭受险被消灭的命运。传染病的大流行时期是病原微生物在一定阶段占据了优势。这个阶段,大量人口死亡,人类会恐惧,甚至变得歇斯底里。但恐惧过后,人类会通过主动和被动的行为来抑制病原体的传播。这样的场景在人类的历史上总是一再上演。我们既不应该过于自信,认为人类已经具有征服所有传染病的能力,也不应该过于悲观,认为新的传染病会征服人类。面对传染病,多了解一点传染病的历史,我们将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现在正在流行的这场传染病。虽然历史总是如此雷同,但微生物在进化,人类也在进化,每次流行都各有特点。人类必须保持谦卑之心,依靠科学,既要跑得比微生物更快,也要学会和微生物共生共存。”



《流感大历史:一部瘟疫启示录》
[英] 马克·霍尼斯鲍姆 著
马百亮 译
张文宏 王新宇 校
格致出版社 2021年1月版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领衔审校,作序推荐
《耶鲁极简科学史》作者威廉·拜纳姆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乔安娜·伯克
《柳叶刀》
联袂推荐


    传染病不仅规训了生活方式,也重构了社会文化。

    恐惧迫使我们谨小慎微,也驱使我们大胆探索。

    面对未知,人类要如何应对?如何警惕“科普”变传谣?又如何避免从“傲慢”的陷阱中爬出,却掉入“恐慌”的深渊?

    本书叙述了19—20世纪的流感流行史,讲述了医疗部门如何为描述流感的临床特征而努力;铁路和日益发达的交通如何加速了病毒的传播;电报的发明以及新的大众媒体传播如何放大恐惧,引发公众的轰动反应;专利医药行业是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恐惧的;以及人类对疾病的恐惧是如何渗透到维多利亚文化中去的。流感几乎成了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和文化焦虑的晴雨表,对经济衰退、技术发展、城市化和社会退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应对正在发生以及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挑战。

    作者简介

    马克·霍尼斯鲍姆,英国伦敦大学城市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医学史。曾任《观察家报》首席记者,在《柳叶刀》、Medical History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书评和论文。

    著有多部医学史作品,包括《与恩扎一起生活:被遗忘的英国故事和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被英国皇家学会提名为年度科学书籍)、《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金融时报》2019年年度图书)等。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