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丁丁的“大”童话|《小湖刚刚好》




《小湖刚刚好》
小河丁丁 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

荣登《中华读书报》5月好书榜


  寻找着人与自然融洽无间的理想境界,发现自然万物的灵性与美丽,进而对包括人类在内的万千物种葆有理解之情,这样一种“大童话”的书写逻辑,完美地展现在了小河丁丁的最新长篇童话《小湖刚刚好》中。童话以一个名叫“刚刚好”的小湖为缩影, 以最后一只上岸的小蝌蚪“留留”的成长史为主线,书写了小湖生灵与乡村人家的生活交织,塑造了一个万物共存、温暖和谐的伊甸园。

  在书的开头,煞有介事地呈现了一幅地图——错落着“刚刚好”的小湖、山坳、稻田、溪流,还有男孩丁丁家。看得出,作者还致力于构建一个意趣盎然的湘南地方风物志,地图之后,就是对书中出现的各种生灵的介绍,黑鳍、麦穗鱼、鳑鲏、泥鳅、河 蚌、蝌蚪、黑斑蛙、虎纹蛙、壁虎,还有王锦蛇(菜花蛇),扑面而来清新、澄澈的乡野气息。

  与儿童小说一样,小河丁丁在这部童话作品中呈现的,依旧是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和牧歌田园。“水流中轻轻摇晃的水草,河蚌在软泥上爬过的痕迹,湖底彩虹一样迷人的光线,大头细尾的蝌蚪,手脚众多的米虾,各色各样的小鱼……还有那湖波拍岸的声音,鱼儿跳跃的声音,水族交谈的声音……”万物有灵,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这个“刚刚好”的小湖,洋溢着对自然、对生灵的巨大善意,构建了生命存在的理想方式。

  朦胧纯净的诗情画意之余,醇厚绵长的情感意绪始终沁人心脾——那些乡土传统中最日常、最普遍,但又在当下社会渐行渐远的质朴单纯和温暖人情。湖里剩下的最后一只蝌蚪,本书的小主人公、特别瘦小的“留留”,翠虹阿公(老鳑鲏)护佑着他,带着孤独的“留留”游历整个小湖世界,看河蚌晒珍珠,螃蟹阿七垒石头,黑藻开花,欣赏蛙歌之夜,直到“留留”完成身体的成长,跳到岸上。老河蚌虽然没有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但却长着细密的纤毛,水族靠近的时候,波流微微变化,他就感觉到了。要是别的水族靠近,老河蚌一准把壳合上,再也不会打开。但来的是老鳑鲏,老河蚌就会依旧悠闲地晒着太阳。要知道,鳑鲏喜欢把卵产在河蚌坚实的壳屋里,在河蚌的呵护下孵化;而河蚌喜欢让小宝宝附在鳑鲏的鳃上、鳍上,跟着鳑鲏游玩成长。

  乡土中的动物们,必然要与陌生的人类世界发生交集。善良的小青蛙“留留”,从发现男孩丁丁一家人“巨大”的脚印开始,就对人类产生了期盼、钦慕之情。父亲老丁也一再告诫男孩丁丁:“青蛙是益虫,不能捉青蛙。”然而,当丁丁要帮教自然课的老师捉一只青蛙上解剖课,“留留”误入了男孩丁丁的陷阱之后,激烈的冲突就此展开。人和动物,可以在乡土之上和谐共生吗?夜晚,成群结队的青蛙蹲守在老丁的院子里,用鸣叫索要“留留”;妈妈阿秀把“留留”放生之后,为了让丁丁能完成老师的任务,中毒后自知时日不多的蛙婆婆留了下来。世俗生活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闯入童话世界,故事以蛙婆婆的自我牺牲成全了人与动物的共生,而老丁以打跑威胁蛙类生命的菜花蛇作为回报。

  诗化的理想乡土,遭遇了现实的世俗挑战。人与自然融洽无间、人与万物并育共生的理想境界得来不易。然而,在《小湖刚刚好》中,对理想生命状态的坚持和守望,在人与物重新发现和激荡内心之善美的过程之中,乡土重回山高水长、万物和谐的乌托邦田园世界。极具现实穿透力,也是对现实人性的一种观照和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小河丁丁的文字。想象天真,新鲜又奇特,充满了孩童般的发现与惊喜。通篇文字如晕着水的水彩画,又如浅水一般潺潺流淌。看似毫不用力的涂抹,文章却童趣盎然、清新爽脆、哲思密布,润泽着小读者的心。作品有着巨大的开放性、潜隐的意义,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

  看看这样诗性的表达吧:“老河蚌不再说什么,一心一意晒珍珠。珍珠被温暖的阳光照着,微微发着热,仿佛是他的另一个心脏——这个心脏不是父母给的,而是他多少岁月忍受砂粒落入肉膜带来的疼痛,用自身分泌的珍珠质包裹形成的,生命的结晶。他虽然瞧不见,但却多么珍惜,不分日夜守护着,培育着。这个心脏越大,他这一生就越珍贵,越有意义,漫长的黑暗时光变得充满了光明。”

  是的,那源自作者童年生命的真切体验、对童年的审美投射,那样一种浑然天成的童心洋溢的语言感觉,那对乡土所寄寓的审美经验和道德理想的追溯,那样一种诗化的超凡脱俗的人情人性之美,一切都“刚刚好”。

  【作者陈香,《中华读书报》编委,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本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年2月26日第7版。】

小河丁丁获奖作品系列



《老街书店的书虫》
小河丁丁/文  乌猫/图

入围2016年度中国好书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
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




《从夏到夏》
《米线棋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