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明亲临指导,林友声执棒上海爱乐乐团全新演绎管乐版《红旗颂》

  1965年春,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红旗颂》作为第六届“上海之春”的开幕曲,一举大获成功。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歌颂红旗为主题的器乐作品。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各个版本的《红旗颂》。



  1979年
《红旗颂》管弦乐序曲总谱版
(单册,32开,59面)

  1979年
《红旗颂》管弦乐序曲总谱版
(单册,10开,60面)

  1997年
《红旗颂》序曲总谱版
(单册,8开,49面)

  2006年
《红旗颂》管弦乐序曲版
(单册,8开,283面)

  2007年
《红旗颂》音像产品
(1CD配1册子)

  2009年
《红旗颂》管弦乐序曲总谱与分谱版
(24册,8开,468面)

  2011年
《红旗颂》总谱与合唱版
(7册,8开,92面)

  2012年
《红旗颂》交响合唱套谱版
(50册,8开,432面)

  2019年
  在这首乐曲诞生后的五十四年时间里,吕其明对其进行了多次修改。2019年上半年,《红旗颂》总谱终成定稿,同样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1年
  2021年,管乐版《红旗颂》正式面世。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贺礼,该版本不仅以总谱加分谱的形式呈现,而且史无前例地将每个乐器的每个声部,按照乐队编制单独制作成分谱,实现拿来即用,真正做到与国际出版接轨。



  2021年6月9日,指挥家林友声携上海爱乐乐团录制了管乐版《红旗颂》,吕其明亲临现场指导。该录音将以“扫码听”的形式呈现在即将出版的图书中。



  那么,《红旗颂》是如何诞生的呢?

  1965年2月,在上海音乐家协会的一次党组会上,贺绿汀、丁善德、孟波、钟望阳、黄贻钧、瞿维等音乐界前辈们对各演出单位报来的“上海之春”初选节目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歌颂祖国和人民、歌颂党和军队的作品还有待加强。因此,党组决定让时年三十五岁的青年作曲家吕其明赶写一部定名为《红旗颂》的管弦乐作品,在当年5月的“上海之春”上首演。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命题作文”,吕其明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这么多老前辈信任他,对他委以如此重任;紧张的是时间紧、任务重,他担心无法圆满完成任务。不过,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吕其明决定接受挑战,全力以赴。

  事实上,吕其明对“红旗”有着深刻的感情。10岁参加新四军,15岁入党,吕其明可以说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都在部队度过。可想而知,他对党、对部队、对祖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这也是其写作《红旗颂》的思想感情基础。

  经过一番酝酿与构思,吕其明选择了以开国大典为创作背景。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上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吕其明就以此为背景写作,并选择国歌的第一句旋律作为《红旗颂》主导动机的核心。

  这个主导动机贯穿全曲,表达了解放后人民看到红旗的激动之情。他将对党、对人民、对胜利的喜悦与自豪,自然地融入进《红旗颂》的每个音符之中。

  《红旗颂》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韵律、匀称的结构和磅礴的气势,讴歌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千秋伟业所进行的艰苦卓越、坚韧不拔、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长期斗争。作品深入人心、脍炙人口,展现了七十年前开国大典上史诗般恢宏壮丽的场景,以及中华民族为创造更加美好未来而继续奋进不息的坚定意志和决心,是用音乐见证一个时代的标志。

  录制现场,吕其明备受感动。“我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践行着我的入党誓言和承诺,传承着我的红色基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为祖国,用我的音乐武器,歌颂党、歌颂祖国和人民、歌颂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歌颂伟大的红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