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旧石器时代社会》译后记




《欧洲旧石器时代社会》
(东北亚与欧亚草原考古学译丛)
(英)克里夫·甘博 著
陈胜前 张萌 译  
谢礼晔 杨建华 陈胜前 校
简体横排 小16开 平装
上海古籍出版社
定价:168元
ISBN:978-7-5325-9914-1


译后记
  在国内学习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时候,我们都听到过很多国外的专业名词,比如勒瓦娄哇,还有像阿舍利、莫斯特、奥瑞纳、梭鲁特和马格德林等具有考古学文化或工业色彩的词汇。这些词汇当时都是囫囵吞枣记下来的,老师也没有过多讲解,当时也几乎没有阅读材料去深入了解这些术语的意义。这些词汇都来自欧洲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中国早期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文献中的观点总是倾向将中国的考古材料置于欧洲的考古框架中。

  现在,欧美学者逐步意识到,东非更像是中心地带,而欧洲与南非是边缘地区,石器技术存在明显的阶段化特征。这种认识直接影响了格雷厄姆·克拉克《世界史前史》的写作,众所周知的五个模式(砍砸器—石片、两面器手斧、预制石核石片工具、间接打制石叶、细石器做成的复合工具)除了第一个主要来自非洲,其他四个均建立在对欧洲,尤其是西欧材料的归纳上。虽然最近世界旧石器考古学界开始注重每个地区自身的发展轨迹(《当代人类学》2013年专刊),有的学者也强调几个模式的共存现象(如John Shea),但石器进化的序列在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地位依然稳固。尤其对中国的学者和学生而言,很有必要看一看欧洲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全貌。

  目前的译著中,我们可以在一些教科书中看到欧洲旧石器的片段,比如在伦福儒和巴恩主编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就有对欧洲洞穴艺术与便携艺术品的专题,也可以在宾福德著作《追寻人类的过去》中看到对“莫斯特难题”的争论。我们还可以在考古学史方面的著作,如丹尼尔《考古学一百五十年》和特里格《考古学思想史》中看到西方学者如何深化对人类古老性和早期人类历史的认识。可是,我们仍然还未翻译出一本专门研究欧洲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著作,以至于绝大多数中国学者和学生对欧洲旧石器时代的认识很模糊,不成系统。

  2012年,陈胜前就开始考虑翻译一本可以概括欧洲旧石器时代的书,首先想到的就是克里夫·甘博的这部著作。他就书的选择问题托张萌咨询了新墨西哥大学的欧洲石器时代考古学讲席教授劳伦斯·斯特劳斯(Lawrence G. Straus,也就是张萌的博士指导老师)。斯特劳斯教授也认为就目前的研究水平而言,这本书是首选,甚至是唯一的选择。欧洲旧石器时代考古已有两百年左右的研究史,尤其是近些年来资料的快速积累,写出一本以欧洲旧石器时代为题目的专著几乎不可能。斯特劳斯教授也提到,这本书写到末次盛冰期来临之前就结束了,若全面理解欧洲的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必须阅读其他著作。译者认为,尽管甘博的《欧洲旧石器时代社会》没有囊括旧石器时代所有的时间段,但它比此前的著作更为综合,也更为理论化,对于以材料为中心的中国考古学更有参考和启迪价值。

  有关本书的优点译者已在中译本导言中有所介绍。这里再简要概括一下,本书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来研究欧洲旧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的变迁。作者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摆脱了灵长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需要“面对面交往才能维系社会关系”的束缚,现代人所依赖的通过符号资源来扩展社会网络,从而更有效地积累知识、传递基因,获得进化上的优势。欧洲在旧石器考古领域研究历史长,资料也最为系统,是目前最适合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区域。然而,即便如此,理论与资料之间的巨大鸿沟还是需要跨越的,甘博做了尝试,我相信读者自有判断,无疑其中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除了上面那个缺憾,我们也要注意到此书的术语自成体系,与主流学术界遵循的科学研究规范差别很大。为了理解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问题和进行的论述,读者很有必要阅读一些基础读物。

  这是一部专业的旧石器考古研究著作,自然也是非常小众的,但是对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发展而言,本书是一部必不可少的基础著作。我们很高兴也非常感谢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否则这样一本“阳春白雪”式的著作是不可能以中文面世的。正因为这是一部专业著作,读者也大多是对旧石器考古或世界史前史有一定了解的研究者或学生,为了避免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查找,除了常见的地名、人名之外,大多数地名(欧洲国家众多,地名翻译过来,反而不知所云)与人名没有译出。翻译也以尽可能符合原文原意为标准,所以语句不免有些欧化,跟文学翻译流畅的表达是不能比拟的,也希望得到读者的理解。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