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店里的仙德瑞拉

每个女孩都是灰姑娘
只要她找到自己的魔术师
穿上自己的水晶鞋
奇妙的旅程就会展开
    有一家神秘的魔术店,罗列着琳琅满目的魔术道具,而且教你怎样表演魔术。黑色的幕布上挂着魔术师才有的帽子和白手套,拉开那厚厚的幕布,它的主人穿着黑色衣裳微笑着闪亮登场,店员们都喜欢叫她张宇姐。这个张宇和那个唱着《雨一直下》的张宇可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我觉得她所经历的像是一次又一次穿越宇宙般的魔幻之旅。

长大是一个魔术    张宇从小就特别喜欢看扑克牌,这52张牌在她的眼里每一张都那么奇妙,而它们组合起来则是更神奇绚丽而且永远捉摸不透。
    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我们的成长也是一个魔术,在期待中我们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明天,然后欢乐、满足或者失落,然后又是另一个未知。
    爸爸是教授,妈妈是医生,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里蹦出了一个新鲜又有活力的学商的女生。初中里,学习成绩特棒工作能力又强的张宇是个大家都服的班委,而且她凡事都为大家着想。那时候,老师则都喜欢踏踏实实念书的好孩子,一开始,张宇因为学习好“迷惑”了老师的眼睛,老师也特别喜欢她。不过,张宇其实是个特别有想法的女孩。初三那年,老师禁止班里开元旦晚会,可是张宇觉得别的班级都在搞,自己班不搞,大家一定不能安心读书,还不如大家一起痛痛快快地玩,更何况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嘛!班主任不让搞,我们就偏要搞,偷偷地搞,呵呵。现在想想,张宇觉得自己当年确实是做错了,因为搞活动确实花费很多时间,在初三那样紧张的时刻,搬出如此大块的时间来搞这场活动确实是有些奢侈,毕竟成长有时候是需要学会去割舍的。
    (可我觉得,我们的生命中是多么需要如此绚烂的记忆呀,有些泡泡如若那时不让它们飞扬,青春的流逝定会使之成为一种遗憾的。)
    高中里,在山西一所省重点念书的张宇真的是玩命似的度过了她的三年高中生活。每天11点熄灯后,大家点着蜡烛做卷子一直到凌晨二点、三点,没有一点点娱乐活动,最开心就是每天下课回到宿舍的那一刻,但紧接着则是继续地奋战;最大的幸福则是几个女孩子挤成一堆在宿舍里讲鬼故事,还有有家长送好吃的来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
    一直熬夜,又不注意补充营养,为了抓紧时间连吃饭都很简单,晚上更是一支蜡烛接着一支,高考前一个月,张宇忽然觉得眼前朦朦胧胧的,上课好像看不太清楚,后来卷子也看不太清楚,张宇也没太在意,可有一天她忽然失明了!她不得不被送到医院,打激素、吃药,张宇全然没有了紧张也没有了焦急,只是觉得恐惧。很乐观主义的她突然希望在高考结束后眼睛马上亮起来然后能和大家一起去旅游。不过,就在高考前,张宇终于又能看见东西了,她和大家一起进了考场,离她想念的北京的大学差二分,考上了山西财经大学。
    (张宇所在的那所学校升学率极高,而且有不少能考上清华。我笑言,如果那年没有出这个意外的话,你也能上清华了,张宇却说她考不上,因为在她看来,清华园里的都是又能玩又能念书的天才。可我觉得,张宇比天才更有魅力,她像一个神奇的魔女,一直行进着她的旅程。)

到处都是魔术场    毕业以后,张宇进了一家公司,那家公司也不是很缺人手,只需要一个打字员。那时候电脑还不是很普及,张宇从来没有接触过键盘,但是她很有自信地对人说,给我一个星期时间,我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对方竟然同意了。于是她白天看别人打字,晚上闷头苦练,一个星期过去,从没碰过键盘的张宇竟一分钟打五十多个字了,当她再次出现在那家公司,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张宇特别会发现问题,比如公司里打印纸张时特别浪费,她便会和上司提这个问题。她总能发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渐渐地她从打字员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助理,她一个月的业绩能抵上以前公司整整一年的。一次,善于“发现问题”的她发现财务主管做错了一笔三百万的账,学生气的她直言不讳地报告了上司,为公司挽回了一笔不小的损失,但这也使她的生活出现了从未曾料想到的烦恼,不懂人际关系的她不知不觉便“招惹”了不少眼红者。
    (不过回想起那段工作经历,张宇仍觉得她比起同龄人看到更多的东西。)
    张宇喜欢旅行,喜欢流动的生活,喜欢不停地思索琢磨。她离开了那家公司,开了个冷饮批发站。后来她应聘进了一家德国医药公司,成为全公司唯一一个非医科类院校毕业的员工,交出一份漂亮工作单之后她再次离开这家公司,开起了豆浆坊,她自己发明了一独特的玩意儿:把做豆腐花的葡萄糖酸自制成粉状,装在小袋子里,3角钱一包配以豆浆卖给顾客,大家都特别喜欢这新鲜做法。当你把袋子里的葡萄糖酸粉洒入豆浆后,它立即会神奇地变成一大碗豆腐花。
    (她的豆浆坊忽然间每天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比必胜客门口的队伍还长,多么辉煌壮观的场景呀!)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