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综合症时代的经典阅读

    ●电脑给人们带来方便,资料获得变得极其容易,却使莘莘学子远离了作为中国文化源流的经典的原原本本的阅读,于是知识结构的偏颇与基本技能及感悟能力的欠缺,便成为时下大学生们的通病。我称之为电脑综合症。

    ●心得、讲史类作品对于以后将成为研究者、重大文化工程承担者、大中学教师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又是完全不够的。他们的阅读,必须比文化快餐提升一层。

    赵昌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主要作品有《跨世纪学人文存·赵昌平自选集》《郑谷集校注》(合作)《唐诗三百首全解》等。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学经典》,其宗旨是八个字:构筑基础,提升阅读。这首先是由经典著作的性质决定的。所谓经典是一个民族主流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因此它相对于“世纪人文”其他四个以后人论著为主的块面而言,就是源与流的关系。后人论著无论是诠释经典的,还是反经典的,要经得起推敲,都必须以对经典的深切把握为基础,而这一点,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

    最近我在几个大学讲演,题目叫做《热风下的盲点》,就将电脑热下的基础知识缺失作为第一个,也是决定其他盲点的根本性的盲点。电脑给人们带来方便,资料获得变得极其容易,却使莘莘学子远离了作为中国文化源流的经典的原原本本的阅读,于是知识结构的偏颇与基本技能及感悟能力的欠缺,便成为时下大学生们的通病。我称之为电脑综合症。举个例子,在我们审读的一项文化工程的来稿中有段文章约300字,总共120来个标点,(连书名、专名号)但是整理者竟标错了八十多处。在一种资料集录中,必须取用却未取的书目达二三十种。我十分担忧这样一种情况,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文化工程,以后如都由电脑综合症患者操刀,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又一个文化豆腐渣工程。而克服电脑综合症的根本途径,就是通过经典的原原本本的阅读与研究,来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时才能使电脑真正成为好帮手。

    我这样讲,似乎与目前流行的心得类、讲史类读物,与“历史文化走向大众”的风潮格格不入。其实不是,有不同层次的读者,也就有不同层次的读物。并且要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就像流行歌曲与古典音乐有不同的听众,与不同的评判标准一样。“历史文化走向大众”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多年来坚持的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领先地位的方向之一。上海古籍社同样希望与易中天、于丹这样的作者合作,作为一种大众读物样式,他们的作品,会在出版史上留下足迹。事实上,我们也正在努力地组织这方面的选题,并且希望提高一步,将在2008年推出。这是问题的一面。

    然而另一方面,心得、讲史类作品对于以后将成为研究者、重大文化工程承担者、大中学教师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又是完全不够的。他们的阅读,必须比文化快餐提升一层。青年学者不是常常引用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二语吗?然而,学术上的独立、自由,如果没有像寅恪先生那样对于文史哲原典的精深研究与全面把握,就是一句空话。遗憾的是,在我每年所寓目的众多稿件与答辩论文中,却看到在前言中高标自由、独立精神的青年学人,实际上却为层出不穷的新潮观点牵着鼻子走,完全丧失了独立与自由,成为流行观点的囚徒。例如这几年有关唐宋文学的论文、论著,不少以历史学界前二年热烈讨论的“唐宋变革论”为框架。我们且不论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近一个世纪前提出的这一关于中国中古历史转型的框架是否确实反映了中国历史事实以及它有什么政治思想背景,单就一种历史框架是否可以简单地套用到文学史转型上,就大可商榷。事实上如果对中唐至宋的经典作家、作品作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就会发现,唐宋变革论关于唐宋文化类型的转变是以“庶民文学”为主流的观点,是以偏概全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文学研究不同于历史研究的特殊形态。我相信对于宋代文学经典的深入阅读,不仅能使唐宋文学研究摆脱“唐宋变革论”的牢笼,而且反过来可以促使历史学界已处于胶着状态的“唐宋变革论”的讨论深化,特别是其中明显的以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政治形态,代入中国中古史的弊病。

    《大学经典》将为青年学生、学者提供一套构筑基础知识体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精约而又较易读的版本,以利大家在面对形形色色的新潮冲击时,能脚踏实地而不随波逐流,有别裁,有独断;有吸纳、有创新。感谢我们的作者,他们充满人文关怀的导读与集录的大量背景资料、正反评述,也必将帮助使用者,在比较中对原典加深认识,并砥砺自己独立自主的学术思维能力。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