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失落的符号》在中国失效?

    《失落的符号》:英语地区上市首日大卖100万册,上海外文书店上架两月才“走掉”100本,丹·布朗“密码”在中国失效?

    无论纸上还是网上,美国作家丹·布朗无疑是这两年“畅销书神话”的代名词。他9月15日上市的最新作品《失落的符号》在欧美书市不出所料地续写了神话:兰登书屋旗下的道布尔迪出版集团在推出精装本时,首轮印刷即达650万册;如果《失落的符号》成为今年全球头号畅销书,将不是新闻。据不完全统计,这本书9月15日上市当天即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英语地区创下大卖逾100万册的纪录。同时,小说的电子版攀上了各大网上书店畅销排行榜的榜首。
    
    但这位掌握了畅销密码的作家,在中国却很尴尬,上海外文书店总经理吴新华上周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这本书在外文书店全球同步上架两个月,仅卖出100多本。丹·布朗“密码”在中国严重失效?
    
    “失落”了神话般销量
    
    你一定记得6年前那本首印500万册、全球销售8000万册、中国大陆也热销200万册的《达·芬奇密码》。在新书里,罗伯特·兰登博士又迎来一场惊险之旅:在华盛顿寻找共济会的财宝。和2000年《天使与魔鬼》、2003年《达·芬奇密码》一样,《失落的符号》充满各种谜团、蕴含着各种密码的图形以及“被人们遗忘了的”历史;当然,神秘组织的作梗、奇异的命案,以及亲密朋友和导师也先后出场,给故事增添种种惊险曲折。但这本依然悬念迭起的小说,却没能在中国再续畅销神话。记者昨天在外文书店看到,原版《失落的符号》被码放在相当显眼的位置。全书509页,定价人民币208元。不过,它受欢迎的程度远不及边上的《暮光之城》英文版。工作人员说,《失落的符号》有时一天只卖出一两本,有时好几天都卖不掉一本。
    
    “失效”或因文化隔膜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读过此书英文版的朋友,他们说,《失落的符号》的主人公还是罗伯特·兰登,故事的核心还是阴谋,争端背景还是宗教,贯穿线索还是解谜……所有在《达·芬奇密码》中吸引人的那些元素,在《失落的符号》里一应俱全,甚至精确地找出对应点。既然如此,那么再好吃的东西连吃三遍也会有点腻。其次,《失落的符号》中提到的大量建筑和历史文化知识更能引起美国人的兴味:所有的追杀、陷阱、阴谋都在美国人熟悉和颇具亲切感的空间展开:国会大厦、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博物馆、华盛顿大教堂……而这些空间里隐藏着符号、象征和信仰,附着了各种历史宗教知识,结果,一连串陌生如旋涡般把中国读者轻松、愉快阅读的期待卷走。至于在欧美挺有名的共济会,对中国人来说更有点“隔”。
    
    “失望”写作大大退化
    
    近年来,全球同步上市、搭影视顺风车、网络造势等营销手段的运用,使得一些原版书在中国书市也风生水起。从《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魔戒》到《暮光之城》,原版书在上海尤其气势如虹,众多书迷上网争相“晒”出翻译文本,使迟半年上市的中译本小说成了鸡肋。眼光颇为挑剔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曾撰文《好看》表达对《达·芬奇密码》的好感,他提出的“中国文学与世界差距最大之处不在纯文学,而在通俗文学上头”的观点,一时间广为流传。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囧。丹·布朗小说一路畅销的同时,质疑之声也越传越盛。最近,香港书评人梁文道就通过媒体,表达对丹·布朗“密码小说”的厌倦。他认为这类以情节取胜的通俗小说,沿用固定套路,情节都在一天里密集展开,别人的尤利西斯到了他手里就成了电视剧《24小时》,急如腹泻,挡也挡不住。然而,上佳的推理小说是不怕你知道谜底的。因为它有细节,就像一条千回百转的大河,既有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急流让你享受一日千里的快感,也有柳暗花明的浅滩让你且行且停细赏幽谷静美。具体来说《失落的符号》这回对付共济会,本来也是上佳的“释读密码”的材料,孰料丹·布朗的写作竟然退化得厉害,一大堆知识织不进情节,便硬塞进角色的嘴里,弄得书里每个人都像会走路的百科全书。最后那个谜底更可怕:原来共济会的最大秘密居然是根本没有秘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