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和出版社如何应对“去中介化”——中国书业馆配年会高层论坛探讨数字时代下新思路新对策

  中国书业馆配年会高层论坛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图书馆界、学术界、出版界、传媒界精英聚首,探讨数字时代下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新功能和新定位。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指出,十年之间,网络技术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在数字时代下,图书馆和出版社都面临着“去中介化”的挑战。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则直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发展机遇。”

  传统出版业受挤压

  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已经开始直接与作者签约,这就意味着,出版社、各级图书发行商和书店等传统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产业链条上不再具有任何价值。在亚马逊看来,图书领域只有作者和读者两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其余的中介部分皆可省去。美国书商协会一位负责人说:“亚马逊将整个图书出版业当作人质,开始是将零售商‘去中介’,现在则是出版商。”而信息的开放获取,又让出版业特别是期刊的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的挤压。

  “去中介化”同样让图书馆承受压力。今年3月一篇报道指出,英格兰将有600家图书馆关闭。2007年的一份调查则显示,在做学术研究时,少于20%的学生依赖图书馆的资源,超过60%的学生依赖谷歌。

  图书馆创造新空间

  在吴建中看来,在面对“去中介化”的挑战时,图书馆和出版社都应当寻找自己的核心价值。对图书馆而言,其核心价值在于保障公平获取信息的权利、提供精心组织的信息资源。“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应该更加注重挖掘它作为场所的价值。”吴建中认为,图书馆是城市的“第三空间”,在以借阅内容服务读者的同时,也要注重以高质量的活动吸引读者,例如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浦东图书馆的“浦东文化讲坛”。此外,传统的图书馆仅仅创造了一个阅读环境,而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应该提供一种学习环境和咨询服务,创造出一个融合纸质资源、数字资源以及交流互动的信息共享空间。

  抓内容走向全媒体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表示,事实上,网络技术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出版社不是中介,是内容重要的生产者之一。”于殿利认为,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出版社在选择优质资源、对知识系统性的建构以及对内容价值准确性和科学性把握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出版社编辑的校阅,连错别字和标点的错误率都达不到最基本的出版要求。”

  “内容是核心”,在他看来,出版是内容生产的源头,图书是一切内容产品的初始化形式。在数字化时代,出版社应面向整个文化产业,打破媒介之间的界限,“以内容为圆心,以全媒体出版为半径,画一个文化产业的大圆。”他说,以《哈利·波特》系列为例,小说只是产业收益的一小部分,而影视、游戏改编,乃至主题公园、授权产品的收益占了大比重,“我们要做的,就是以读者喜欢的方式提供产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