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结果出炉

    新年伊始,由新华网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跨媒联合主办,亚马逊协办,京东图书音像特别支持的“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结果2015年1月4日正式揭晓,并将于1月9日在北京举办颁奖仪式。此次评选共有50种图书获“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殊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平无战事》等6种图书获“年度特别推荐”。《纸牌屋》、《爱历元年》等10种图书入选文学类,《1944:腾冲之围》、《甲午殇思》等8种图书入选历史类,《新经济,新规则》、《页岩革命》等8种图书入选财经类,《洛杉矶雾霾启示录》、《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等7种图书入选社科类,《我的旅行哲学》、《讨山记》等5种图书入选生活类,《枫林渡》、《父与子全集》等6种图书入选少儿类。这些书因在各自细分阅读领域内的影响力胜出,得到了广泛社会认可、关注和追捧,它们的获奖,对所在的出版机构(图书策划公司),以及涉及的相关图书编辑,既是鞭策,也是鼓励。

  主办方之一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伍旭升表示,与新华网联合举办年度好书推选活动已到第三届,一届比一届反响大,根本原因就在于锁定了“影响力”三个字。出版本身是深具文化影响力的事业,新华网与商报合作是深具影响力的融合方式,好书影响时代,传播影响社会,好书要阅读,更要分享与传播。

  以“影响力”为旨归凸显评选特色

  “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活动主题为“阅读,重构时代的精神空间”,立足创新,视野更为宽广和全面,推选更为客观和公正,力图打造一个推进国民阅读的中国好书年选品牌。这是一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一家中央行业权威媒体强强联合开展的文化惠民活动,积极为广大读者创造“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联合进行优秀出版物的推荐和推广。与其他年度好书评选相比,“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的特色和影响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时政领域影响力与专业品质相遇。在轻阅读和快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特别是从国内每年出版40多万种中选适合大众阅读的图书颇有些难度。因此,主办方以“影响力”为主轴。一是发挥新华网的“时政影响力、覆盖度”,二是发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影响力”。因此,“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项目评选出来的图书书单,往往既带有浓厚的时政色彩和社会影响,又凸显专业品质。为此,在“2012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之后,该项目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其二,注重日常影响力及全年综合表现。该评选活动从2014年12月1日开始启动,评选范围是2014年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新书,分文学、历史、财经、社科、生活、少儿6类。本届好书年选是基于新华悦读每月的好书榜及《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阅读周报》2014年度好书季选。有心的读者会发现,从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阅读周报》即启动了“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活动,2014年度继续完善“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工作——也分4个季度做了“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先后共有800种图书入选。这些无疑为“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活动的候选书目,提供了丰富的参照价值。应该说,注重众多图书的日常影响力及全年表现是该项目的又一个鲜明特点。

  其三,追求“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统一。本届“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的基本原则,仍以“媒体认可度、市场销售表现力、专家推荐率、读者票选率”为标准,追求“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统一。评选的具体参照系是:一是以市场上较多为读者熟知的销售榜单等为参照;二是特别强调大众阅读、精英阅读或经典阅读并举。三是渠道影响参照,还特别邀请了图书营销人员参与推荐评选。

  今次评选的创新和侧重

  一般而言,“10大”的前缀本身似乎就颇具争议。因为关注的领域和视角各不相同,许多书籍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比”的,因此也很难挑选出所谓的“10大”。基于此,“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活动试图打破这样的争议,探索自己的评选特色。

  第一,专家评委意见和网络投票结合。“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的各项评选或推介发布主要由专家评审(刘兵、解玺璋、沈宏非、白烨、王泉根、施战军、雷颐、卢周来、蒋方舟)委员会全程组织评选,综合参考出版方、渠道推荐及网友投票数据,以保证入选图书具有专业品质,广受业界、社会和广大读者认可。与此同时,除了注重专家评委意见,还结合网络投票反馈最终评出相关图书。2014年12月10日~25日在新华网悦读频道为期半个月的投票过程中,广大网民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先后有30余万人次参加网络投票。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