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农业》序言二

    中国农业是什么样子的?相信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中国人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牛拉梨、驴驼谷的景象,全然不知中国耕收种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59.48%(2013年底),即接近60%的农业作业告别了人力、畜力。从三大主粮作物看,小麦、水稻、玉米分别达到了93.7%、73.1%、79.8%,现代农业的模样已经初步显现。人们对于中国农业的这种印象主要是受了当下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当然也与农业工作者宣传、普及不够有关。可喜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张云华研究员在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之余,写出了普及性著作《读懂中国农业》,算是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

    谈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话题,那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吃的食物,或者说,食材。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过去不知道能吃什么,现在不知道什么能吃。说的是改革开放之前物质匮乏,能够吃的东西很少,大部分人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产品供应越来越丰富,但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尤其是奶业,发展速度快,问题暴露的多,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把奶业的问题乃至整个农业在食品安全上存在的问题暴露在消费者面前,很多消费者至今并没有完全恢复对国内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信心。

    应该说,食品安全问题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毕竟是入口的东西,关系到每一位消费者的健康乃至生命。2008年以来,政府加大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修改、制定和执法的力度,加强了从田头到餐桌整个产业链的监管,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但问题在于,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不是关注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而是关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比如,很多人认为,只要施用了化肥、农药,农产品就是不安全的。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外都有一些学者反对石油农业,坚持农业生产要回到没有化肥、农药的传统状态,我称之为农业复古主义,他们的引导,是一些消费者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毕竟是大学者说的嘛。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媒体对上述学者观点的宣传,以及对一些农产品安全事件夸大其词的报道。

    那么,究竟怎样认识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这在云华的著作里已有专节讨论,我在这里想讲一个农业发展领域的著名理论,叫诱致性创新理论,由日本农业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弗农·拉坦提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格机制的作用,农民总是会选择那些相对充裕的资源来替代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农业技术进步总是朝着资源丰裕的方向进行,总是用丰裕资源替代稀缺资源。化肥、农药的使用就是遵循这一理论的。

    上个世纪60年代,由发达国家主导、始自东南亚等国家的绿色革命开始了。中国虽然相对封闭,但土地改革后,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急需高产量作物代替传统作物。以1958年农民自己选育的第一个半矮杆水稻抗倒伏优良品种“矮脚南特”为起点,开始了绿色革命,并拉动了整个农业科研体系的创新。绿色革命的路径是:矮杆高产品种出现需要高效率的肥料支撑,由于高产品种不断出现,就需要越来越高效率的肥料。中国自1970年代起推广杂交水稻,传统的农家肥已经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于是,中国政府下大力气发展化肥工业,这就是云华的《读懂中国农业》第一章第四节谈到的“中国在1973、1974年开始使用当时并不多的外汇储备全套引进美国、荷兰、法国、日本等国的化肥生产设备,即著名的'四三'方案,'四三'是指全部引进项目总投资为43亿美元,这在当时可是很大一笔投资”,实际上是在勒紧裤腰带搞化肥。没有化肥,杂交水稻就没有用武之地。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国家工业化无从谈起。化肥在促进水稻生长的同时,也促进了杂草的生长,人工拔草难以为继,于是除草剂投入了使用。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与之共生的害虫成了产量进一步提高的最大障碍性因素,于是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于是,中国到了1980年代,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石油农业的彻底转变。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转变符合诱致性创新理论,是中国经济发展、农业发展难以避免的,除非我们不想吃饱饭,不想现代化。

    那么,石油农业有没有危害?当然有,这是经全世界农业发展证明了的,如大量使用化肥可以导致土壤板结、产量下降;化肥、农药的残留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农产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而不是停止使用石油产品,回到传统农业时代,这实际上也不可能。云华在书中提供的数据是,化肥施用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在50%左右,我掌握的数据是,良种、化学物质、灌溉对粮食产量的贡献之比是3:4:1。没有化肥、农药,13亿人怎么养活?也只有粮食充足了,才能够节省更多的耕地用于种菜、种果、种花,才有当下丰裕的生活。我们要做的,只能是从技术上消除石油农业的负面效果。比如,精确农业就是通过控制水、肥的使用达到既满足作物的需要,又尽可能减少残留的目的。近年来农业部门推行的测土配方施肥就是精确农业的初级形式,实践证明效果十分明显。另外,从长期看,生物技术的采纳应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由之路。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