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教堂

    这本书姗姗来迟。记得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社内每次检查图书出版进度,都要提到《欧洲大教堂》,而编辑室主任兼责编曹阳总是说正在设计、正在处理图片。他不急,要精雕细琢,却令人着急。
    
    人们说,在近现代的高楼出现之前,世界各国的大教堂是最为神圣而又富丽堂皇的建筑。
    
    我亲历的大教堂不多,但决不是站在门前留个影而已。
    
    不管将来还有没有从容游览其他大教堂的机会,刚刚出版的《欧洲大教堂》完全可以成为神游的高级向导。这里所说的大教堂,并非学名,而是指有一定规模的,令人心动、心醉的教堂。这些教堂是欧洲主流文化的遗迹和象征:神固然荣耀,人也很伟大。大教堂的艺术含量不仅凝结其中,也是流淌着的,因而被人称为“石头的交响乐”。无论你是想看了以后再去,还是去过了回来再看,都会趣味盎然,如果还没有机会游历更多的欧洲大教堂,翻阅这本书,一定会引起阵阵的冲动。
    
    此书的第一部分是综论式的“代前言”,介绍了欧洲大教堂各种不同的命名方式,建造者如何想方设法增强其号召力,并列出了欧洲最大的、最高的和最美的大教堂的名称;介绍了《旧约》圣经给教堂建造者的启示,建造上帝的圣殿要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不怕耗费时间和精力,采用最豪华的装饰和最复杂的工艺,只有这样才足以表示对上帝的无比敬畏,只有这样也才能获得上帝的赞许和恩赐,这是历史上教堂建造者符合逻辑的想法;中世纪的欧洲是教堂建造的高潮期和全盛期,攀比之风使每个基督教团体都想方设法拥有比别人更宏伟的教堂;教堂建筑在中世纪不只是供信徒聚会的场所,它们还是一个城市和一个地区至关重要的“形象工程”。在充当信仰之象征的同时也折射出政治权势和经济实力,各个时期都有大批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为之付出毕生的心血,因而也是难以超越的艺术殿堂。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欧洲49座大教堂,选择标准主要基于其知名度以及在宗教史、建筑史和艺术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描述其建筑风格、建筑过程、相关历史事件和主要看点,并配有建筑照片,提供直观和感性的释义。第三部分则快节奏地点评另外30座欧洲著名教堂建筑。
    
    本书的作者朱子仪,长期任教于北京高校,其《西方的节日》《纽约老房子的故事》等著作,《房龙精选集》《蒙田随笔》(插图本)等译作,亦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