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9:亲子阅读,从起步到时尚 核心是什么?

  亲子阅读,当然不是最近才有的新事物,不过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中国城市家庭中的亲子阅读状况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只是这几年的事情。看着琳琅满目的书架,我们或许很难想像,只是在短短5年之前,区区一本图画书甚至能引起诸多专业人士的惊叹。如今书多了,阅读也热了,但回顾往昔,人们仍然应该思量,亲子阅读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2004-2005年 蹒跚走来的鼠小弟

  鼠小弟有一件小背心,鼠小妹也想穿一穿,鼠小弟同意了。鼠小妹穿上小背心就走了,它走啊走,碰见了一只鸭子,鸭子说:“你能把小背心借我穿穿吗?”“可以!”鸭子穿着小背心走了,鸭子走啊走,碰见了一只猴子,猴子说:“你能把小背心借我穿穿吗?”“可以!”所有试穿背心的动物都重复着同样的语言:“有点紧,还挺好看吧?”试穿的动物,一个比一个体型大,最后鼠小弟返回,看到大象身上的背心……

  这个故事出于《可爱的鼠小弟》,当人们翻到最后那页图画,看到失落的鼠小弟拖着长长的小背心低着头缓步前行时,大都会忍俊不禁吧。可实际上,在2004年,懂得欣赏或者,能够看到这个故事的孩子并不多。

  张晓玲是江苏少儿出版社的文学编辑,2001年她来到《东方娃娃》杂志社工作,她回忆说,那时的图画书在大陆还很少见。初到《东方娃娃》,张晓玲读的第一本书是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由于相关的理论书太少,连日本白杨社编辑中西文纪子的硕士论文都被拿来复印。杂志主编周翔在每个编辑的前面都挂了个作为目标的胡萝卜:我们要做图画书。

  这一年,中西文纪子带着蒲蒲兰来到了中国,蒲蒲兰举办了各种推广活动,却少人问津,办讲座时甚至只来了一个孩子。

  就是这样的环境,中国的亲子阅读在困难中前行,有点儿像那只可爱的拖着长长小背心的鼠小弟。

  2006年 一本书成为分水岭

  2006年5月25日,阿甲拿到了彭懿的新书《图画书:阅读与经典》,那天北京下着雨。阿甲回忆说,通读完的第一感受是惊讶和折服。这本书的上篇告诉读者如何从头至尾阅读一本图画书,下篇介绍了百余年来出版的具有重要影响的64本世界经典图画书。阿甲把这本书看成是一个图画书皈依者倾尽全力完成的作业,他还说,假如至今你还认为,图画书不过是孩子在幼儿阶段品尝的玩意儿,那一定要来读这本书,不为孩子,为你自己读。

  小书房网站创始人之一的艾斯苔尔把彭懿的这本书当作图画书阅读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后是讲座文化的兴起,星星之火开始燎原。艾斯苔尔说,在此之前图画书的概念在中国是缺乏的,所谓的亲子阅读都局限在知识分子领域,而在彭懿这本书出版后,亲自子阅读开始进入普通家庭。

  艾斯苔尔分析,概念的形成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讲座文化的流行,彭懿本人就是其中的代表。2006年在上海的一次讲座,以《獾的礼物》一书开头,以《记忆的项链》一书收尾,整场讲座长达5个小时,所有听众的回馈都是被打动的眼泪。这样的讲座迅速在全国各地蔓延,包括一些二线城市也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推广活动。同时,一些自发成立的非营利民间组织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小书房便是其中之一。

  上海少儿社的社长李远涛则强调了销售渠道的重要性,他说网络开发童书的销售后,尤其是近三年,绘本图书受到了广大读者,尤其是白领家长的认同,而家长们也开始适应了价格的弹性。

  2007年 亲子阅读扎根社区

  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当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时,流眼泪了。妈妈却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

  朱青是家住亦庄的一位妈妈,和艾斯苔尔一起在社区里办了个童书图书馆。社区里有个小男孩的妈妈告诉朱青,说孩子从来不喜欢读书,5分钟都坐不住,很淘气。后来有一次小男孩借走了这本《大卫,不可以》,书里讲一个俏皮小男孩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和自己的性格很类似,小男孩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越来越喜欢借书看了。后来拿到《农夫去旅行》时爱不释手,借的时候还是全新的,还回来的时候,封面银色的标签都磨去了一半。

  这一年国内的童书出版大规模推进,引进版童书非常吃香。朱青自己也是从彭懿的书最早了解到国外的儿童书,接着就陪着儿子一起阅读,她发现有很多书都在写儿童心理,比如《打瞌睡的房子》和《小蓝和小黄》就是她儿子最喜欢的两本书。起初朱青不喜欢《小蓝和小黄》,这本只是由几个颜色块构成了一个故事,让她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可3岁的儿子特别喜欢,“他很容易就能理解这本书,书里描绘的情节又正好是他生活中的情节。这个故事只是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表现故事,小孩子一下子就能看懂。后来我推荐给别的家庭,也是这样。”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