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9:亲子阅读,从起步到时尚 核心是什么?

  2008-2009年 我是中国的孩子

  故事:五谷是神农的恩惠,在“春牛”(《打春牛》)里就藏满了金黄色的谷子。打春牛是一种流传千年的古老习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在立春那天都要参与这个热闹的活动。所谓“鞭起鞭落响声脆,鞭打春牛要打碎,五谷流出好兆头,五谷丰登好年岁”。各人把春牛碎片和谷子拿回家当吉物供着,心里又踏实又温暖!艺术家夫妻于平、任凭用五彩斑斓的民间剪纸剪出了这古老的故事。

  《牛年的礼物》是一套专门为牛年准备的贺岁童书,很有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而书中运用的剪纸元素在此前也未曾在童书中尝试。在经历了两年的国外图画书大量引进后,在2008年,本土图画书开始有了声音,虽然这声音至今也算不上响亮。艾斯苔尔说,孩子们有对本土文化了解的需求,说起戏剧不能给他们看歌剧的绘本,至少得看熊亮的《京剧猫之武松打虎》吧。

  也有妈妈希望孩子通过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绘本,学到中国生活里需要掌握的知识,比如在皮卡书屋做兼职的丁丁,就带着自己的孩子读了周翔的《荷花镇的早市》。书里刻画的是典型的南方集市,里面有这样的对话“多少钱?算便宜些”,她说孩子看过以后就明白了。

  2009年,本土亲子读物继续成长。比如不久前推出的《幼学启蒙》丛书则是从文化的角度予以渗透,从中国古代神话由来讲起,途经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再到包括巫山在内的名胜传说,以游戏的方式把故事传授给孩子。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