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前言

    另一方面看来,尽管“777座岛屿”部分相对小说进程而言,看似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但全书阅毕之后,仔细思考岛屿、沙人、镜子大师等设定的隐喻,会发现其童话故事的表象之下,拥有与主文情节不可割弃的互文性联结——镜子大师能让人见到自身最害怕、最不敢面对的恐惧,与其说它是纳粹在童话世界里的镜像,倒不如认为它是一个时代的具象缩影:面临绝境之时,人们是怎样堕落,或者怎样成全自己。是原形毕露,还是凭借爱的力量,顽强对抗时代洪流的拉扯。从镜子大师相关的描述当中,不难看出作者的用意。沙人是镜子大师的帮凶,能力强大,但对外界新生事物(他没见过手枪,认为这是一种魔法)却又显得孤陋、胆小、愚蠢,这或许是对波兰市内,以犹太警察为代表的一系列帮凶人物的嘲讽。如此种种,令“777座岛屿”的穿插显得有趣又深刻,相比之前作品中单纯求奇、求新的整体设定游戏,更为丰富、立体——如果相信那个世界是相对真实的,如果认同米娜对多重世界彼此生灭交替的荒唐理论,甚至会从《28天》戏谑故事的表象之下,发掘出一些哲学性的体验来。 

    实际上,与其认为萨菲尔是一位德国幽默小说作家,不如将他看作一位美式女性小说作家更为恰当。1966年出生的萨菲尔,不来梅生人,原本从事记者工作,三十岁时转行成为编剧,主要是为德国电视剧撰写剧本,之后也曾涉足导演工作。他自编自导的86集长剧《柏林、柏林》曾荣获2004年国际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剧集,以及德国国内多个最高奖项。或许因为长期从事编剧工作的缘故,萨菲尔的文学创作观是十分美国化、现代化的,几乎不受任何德国文学严肃思潮的影响,在他的小说中找不到诸如西格弗里德·伦茨、君特·格拉斯、马丁·瓦尔泽这类老一派德国严肃作家的影子,与丹尼尔·克尔曼拿捏历史事件之幽默感的基调也大不相同。萨菲尔是琐碎、生活化、戏剧冲突,乃至粗俗真实的信奉者。读他的作品,从头到尾都觉得“写得实在不怎么样”也不稀奇,但又没办法控制住自己不去读完它。等到读完全书,可能最终也不会给出多高的评价,可转念细想起来,书中的人物、场景、情节,却又像是刚看过的大屏幕电影一般鲜活:这正是萨氏小说的魅力所在。 

    萨菲尔绝非随意创作的作家,他总是在甄选过大量素材、精心安排过戏剧冲突之后,才写作出看似不经意甚至混乱、粗鄙、滑稽的故事。这并非我的凭空臆测,而是有亲历实例作为佐证。早在本书德文版出版之前,本书的中文出版方世纪文睿就已经将书稿的德文电子版交给了我,委托我开始翻译,希望能够加快出版流程。德文版《28天》的上架时间是3月21日,因为德国方面样书投递发生延误,作为译者,我直到7月中旬才拿到实体样书。当时,我已基本按照电子稿译完了全书,便与责编商量,打算使用实体书进行核校。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实书内容相比电子稿有较多的细节删减和修改,这说明作者和德国出版方在书正式出版之前,又对书稿做了大量繁琐且细致的工作,才最终给出能够正式付梓的版本。读者读完本书之后,应该可以理解作者反复修改原稿的原因:《28天》实际上包含一些极端敏感的内容,在对纳粹历史仍旧十分在意的德国(在德国,甚至二战塑料模型包装盒上都不允许有纳粹卐字标志,经销商会直接使用黑色笔在包装上抹掉卐字标;和纳粹有关的书籍、电影、纪录片的监管也十分严格),本书的出版并不容易。在原书稿中能够找到波兰犹太人直接对德国人(不止对纳粹)进行的各种嘲讽,从犹太教角度调侃马丁路德新教的辛辣议论,甚至还有正面支持屠杀犹太人和纳粹暴行的言论。这些部分在正式成书的版本中仍旧存在,但全部经过了作者的精细调整,在不减幽默风趣的同时,言论相对“温柔”了许多,读者看到的依然是个一气呵成的痛快故事。由此可见,看似轻描淡写、信笔而为的文风,同样是千锤百炼之后锻铸而成。自这件小事当中,不止可以见到萨菲尔本人的严谨认真,还能窥见德国出版界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态度。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