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本屋》前言:樱花国度,寻书房

  去岁,樱花由盛转衰的时节,东京街道被落英染成淡粉色。我办完事,赶去浅草换乘电车回家,心想着要不要买盒点心带给父母。从地铁站走出来时,却发现天色已晚,街头刮起了冷风,我在氤氲着花香的湿润空气中疾步踏上一条“捷径”,结果很快就迷路了。小路两边的店铺大多早早关了门,只有远处一家小书店亮着“七福”的店招。

  店面不大,书架满满当当,收银台边没有人,但随着我脚步声的临近,从书墙后慢慢走出一位老爷爷,一边低声招呼道“嗨嗨”,一边坐下来。店里没有其他客人,我在文库本的书架边转了一圈,挑了一本随笔集,便去结账。老爷爷接过我递去的文库本,一言不发地扫了条码,正当我打开手提包准备付款,低头包着书皮的老爷爷突然蹦出一句:“花冷呀。”

  一时间我没反应过来,因很久不用“花冷”这个词了,“哦,外面开始刮风,今晚樱花就得谢了。”

  “樱花开了又谢,真是一转眼的工夫。”

  “说的是啊。”

  回家等车的时候觉得有点冷,可心中想起老爷爷的声音、看着书,身体的疲劳感也消去了少许。再在自家的书架上看到那册文库本时,虽然内容和樱花无关,但心中总会浮现出“花冷”和远处“七福”的微光淡影。

  话说回来,东京是世界上实体书店与人口数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书店数量在日本国内也是绝对的第一名。据统计,2014年东京的实体书店数量为1430 家,远超第二位的大阪。与之相对,东京实体书店的消亡速度也是全日本第一:2009—2014 年间减少了179 家。其实,这不仅是东京一地的现象,整个日本的实体书店也在这五年中少了一成多。但从书店平均面积来看,每家书店的面积却处在增加的趋势中。

  这意味着,消亡中的书店大多是“七福”那样由个人经营的小型书店。

  大型书店的势力扩大,生活品牌跨界至图书业,小书店的声音越发微弱。它们的生存状态如何?靠书的销量而维生,默默培养了万千读书人的小书店“本屋桑”真的要被时代所淘汰?若要继续坚持下去,这背后需要怎样的思考和努力?这是本书的重要主题之一。

  笔者挑选了不同风格的东京书店,进行了六年的实地观察和追踪采访;选取的对象有些难以概括,也不能用“东京十大书店”之类的标签来简单做总结:有著名人士开办、关注度极高的,有坚持“昭和”小书店的人情和亲切感的,有追求自己认定的社会正义反被边缘化的人和店,还有店主一人支撑的移动书店,甚至有些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书店,而是新型业态下的职业选书师和一人出版社。六年中,店主本身和书店都有了不少变化,有些书店在这段时间里诞生又消失,笔者不得不从书稿中删去。可以说,本书中大部分书店都经历了时间的筛选。

  书中还有一两家书店风格很普通,拍照也不一定能获得点赞,可能从外观上中国读者并不会特别被吸引,但我希望透过它们的“普通”,为大家传达日本人平时接触的书店的模样。“名人推荐”、“独立出版”、“只卖一本”等标签容易提高关注度,但人们并不是天天都会那么文艺的,东京人逛书店也不一定每次到神保町、六本木(著名的“茑屋”所在地)等圣地。就如选书师幅允孝先生小时候泡书店那样,不少日本人平时下班后,是在车站前一家熟悉的小书店站着翻会儿杂志,然后买一本书回家。和学术一样,我们接触“特殊”案例之前,需要体会最基础的状态和它的极限,方可深度了解案例特殊之处和真正价值。那么,关注特别的书店的同时,我们也是否要了解日本人心中的普通书店呢?

  从书店具体经营操作来看,中国和日本还是有着不同之处。本书收录了日本书业者的思考和店主们的经验之谈,希盼读者从这些访谈记录中读出去掉表面差异之后的思考根底,我认为这对中国的爱书人都是可以参考的。

  如今“东京值得一逛的书店”、“东京文艺之地”等攻略信息多见于社交网络,类似主题的书也多有出版,有兴趣者可按图索骥、签到打卡。拙著所涉书店在数量上可能显得不够达人,但日语有个说法叫“足を使う(用脚)”,意思是积极主动地四处奔走、花了一番工夫,与中文里的“脚踏实地”颇有些相通:同受访者当面沟通,可获得一手材料(粗粝、直接,但也不免带有受访者观点的印记);重返现场则是为了更独立、冷静地看待受访书店的真实境遇,获得更有深度的、超越表象和国界的书店经营之道和思考方式。

  希望我“用脚”写成的这本小书、书店主们的这番苦心孤诣,能够在中国读者的心中留下一点如花香中的弱光。

                                                                       吉井忍
                                                                       2016年4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