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我的私人阅读

    继上周推出“2013:我的私人阅读”系列访谈·作家篇之后,本周,《文化广场》记者又采访了三位资深出版人: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施宏俊,以及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

    一个出版人的眼光影响着出版社的选书,而出版社出什么书又直接决定了读者能读到什么书。因此,出版人的私人书单,往往能透露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曾策划“新世纪万有文库”、“国学丛书”的俞晓群更关注学术书,在他的理念里,纸质书如同那些闪耀光芒的人类精神遗产,始终不可替代。而曾引进超级畅销书《追风筝的人》和《达芬奇密码》的施宏俊,阅读口味不拘一格,在他看来,出版人要做的不是保卫纸质书出版,而是找到更利于阅读的出版方式——数字出版。赵武平的眼光则十分国际化,他的书单里出现了《芝加哥》、《微妙》等英文原版书,而且,无论严肃著作还是轻松读物,讲的都是知识分子的故事。 

    俞晓群:纸质书依然不可替代

    俞晓群的出版生涯中,主持策划了很多具有思想与学术价值的丛书,如“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书坊”、“海豚书馆”等。如今担任海豚出版社社长的他,更是秉承“书香社会”的出版理念,策划出版了近年十分火热的民国童书、幾米绘本、董桥书系等佳作。因此,在俞晓群的推荐书单里,一如既往地侧重人文学术类书籍,尤其对于20世纪中国第一出版家的巨著《王云五全集》,俞晓群更是偏爱有加。

    而谈到数字出版,俞晓群虽然承认电子阅读是时代潮流,但在他眼里,纸质书的文化功能不可替代,阅读纸质书的习惯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

    《文化广场》:您今年读过哪些书?

    俞晓群:我还是比较注重专业性与学术性阅读。专业阅读以出版传媒为主方向,比如读《启蒙与出版——苏格兰作家和十八世纪英国、爱尔兰、美国的出版商》,了解出版对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学术阅读则侧重关注民国史研究,比如《王云五全集》、《故国人民有所思》等,希望能够更真实地了解那个时代文化精英的生活与所思所想。

    《文化广场》:哪些书令您印象最深刻?

    俞晓群:《王云五全集》。我读过此书后,写了一篇长文《王云五,何许人也?》,其中谈到我的感动。王云五的挚友胡适先生说:“此人的学问道德在今日可谓无双之选”;他的学生金耀基先生说:“他自十四岁做小学徒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工作,一生做了别人三辈子的事”;他曾经的部下胡愈之先生说:“他既没有学问,而且政治上也是一个很坏的人”;也是他曾经的部下茅盾先生说:“他是官僚与市侩的混合物”。我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新世纪万有文库”的时候,就格外关注他的名字。但直到前不久,我仍然在文章中表达着内心的困惑:“为什么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争论不休;一抛弃他的名字,历史就发生断裂呢?”

    现在好了,有了九州出版社《王云五全集》二十卷,总算清晰了我心中许多谜团。我认为,在变幻无常的政治风云中,虽然人们对王云五先生的评价有霄壤之别;但在人本的意义上,我坚称:他是一位文化奇人、学界通人、事业巨人、政治达人和出版伟人。读《王云五全集》,好像是在翻看一部历史的两面观感:此岸批林批孔,彼岸将联合国刻有《礼运·大同》的大理石匾额拆除;此岸批判蒋介石是独夫民贼,彼岸却说蒋“内圣外王、典型儒者、英雄意志、圣贤性格”,他去世时,灵柩中放着五本书:《三民主义》、《圣经》、《唐诗》、《四书》和《荒漠甘泉》;此岸判定王先生为战犯,彼岸却称其为“世界一流的出版家”。历史的轮回啊,种种事情的发生,常常让后人感慨莫名。但此时,我的心中总算渐渐清晰了王先生的形象:他矮矮的个子,壮壮的身材,站在那里侃侃而谈,声音洪亮,滔滔不绝,活像一座洪钟,更像一尊佛。

    《文化广场》:从出版人的角度来看,哪些书的出版是今年的出版界重要事件?

    俞晓群:《邓小平时代》。在一个历史巨变的时间点上,邓小平可能会再次成为人们当下的精神依托。

    《文化广场》:您在个人阅读方面的选书标准是怎样的?

    俞晓群:一是门类,多读些文化类的书,少读些时政类的书;二是品牌,还要看出版社、出版公司和出版人,找那些靠谱的机构与出版人出版的书;三是看书评,看专家推介,看重要的评书活动;四是看排行榜,它很世俗,很商业,有时很八卦,但也要参考,因为它们也很时尚,我们应该知道当下的生活环境。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