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通史与生活方式

    2020年6月11日,中科院主管的中国科学报刊登了上海教育出版社新书《人的延伸——技术通史》一书的书评。

《人的延伸——技术通史》
胡翌霖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0年4月出版



技术通史与生活方式
李诗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问答,问题是:如果穿越到古代,你最希望带上的一件物品是什么?一个获赞最多的回答是:带上搜索引擎。

    技术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社会、文化和观念,但身处于这个技术时代之中,反倒将很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看不见技术的形塑过程,不识技术的“真面目”。

    《人的延伸——技术通史》(以下简称《人的延伸》)表明:想要了解今日的技术时代从哪里来,需要回过头去看技术是怎么发明和发展起来,如何取得了主宰地位,如何影响着人类的文化和观念。

    本书是基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老师胡翌霖给本科生开设的《技术通史》课程而成书的。全书分为15讲,也就是15段技术史,包括石器、农业、文字、机械、钟表、印刷机、力学、蒸汽机、纺织机、铁路、流水线、电灯、电报、计算机和互联网,展现出15种不同的人类文明和生活方式。

技术是人的延伸
    技术是什么、技术与人是什么关系,应该是思考技术和技术史的起点。本书第一讲《石器》中,作者在阐述“人的起源”时,表达出技术是人的延伸、技术史是人类自然史延伸的观点。

    有观点认为,人类的定义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作者认为这个观点还不够准确,因为许多动物也会使用或者制造工具,例如黑猩猩会削平树枝用来钓蚂蚁吃。但是黑猩猩主要是运用现成的工具,并不会像人类一样筹划工具的用途,提前制作工具。老一代的人把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方式传递给新一代的人,使得技术成为一种类似DNA的人类独有的“遗传物”。

    作者表示:“这就是为什么说技术是人的延伸:一方面技术延伸着人的身体,大大拓展了人的生物学技能;另一方面,技术史是人类自然史的延伸,把人类的传承延续于人类之外。”

    想要认识技术,首先就应该抛弃将技术视为外在的、中立的工具的观念。技术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书中谈到,原始人从打制石器到学会磨制石器,横跨了几百万年。

    从250万年前能人的出现到距今1万多年前是 “旧石器时代”,主要使用适合渔猎的打制石器,而从1万多年前到约4000年前则是“新石器时代”,主要使用适合农耕的磨制石器。作者引用美国学者斯蒂格勒的话,“石器好比是大脑皮层在岩石上的投影,人类打磨着石器,就仿佛在打磨着自己的大脑沟回”。

技术史是人类史
    尽管是一本“技术通史”,但本书却是出乎意料的薄。可以看到,作者在写作技术通史时关注的是作为总体的、环境的技术,关注新老技术交替与变更,也就是技术革命。那些只是提升原有技术的效率、降低成本的技术并不是本书所关注的。

    把技术作为环境来看待,需要改变以往总是盯着技术的功用的思考方式。技术是人们的感知环境和符号环境,技术一直在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文化。例如,手机与固定电话相比,其重要特性是移动性、偏向于主叫方,而且手机把私人领域的事务带进地铁、教堂甚至是葬礼等公共领域。手机从各方面塑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播交流和文化环境。

    通过对15种技术的历史描绘,作者让我们看到15种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观念。例如,希腊人的元音字母构建了崇尚理性和逻辑的哲学世界;机械钟最早在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流行起来,而后将对时间的节律推演到全部居民;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是工业时代的心脏,这种由定量实验科学指导下的、有计划地对效率的改良也体现了工业时代的精神;工业革命使得人的工作越来越机械,乐趣全无。而由于英国长期处于欧洲文明的边缘,相对野蛮,使得其能容忍工业革命之初的黑暗,成为工业革命的发起地;流水线生产之所以在美国更容易普及,是因为美国缺少工业底蕴,欠缺熟练工人,但有大量劳动人口,等等。

    总体来看,本书的明显风格是将科、史、哲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有着严密的论述逻辑,而不是随意堆砌历史材料。作者深厚的理论背景和功力,使得穿插于史料知识之间的思考与解读成为该书的亮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