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作者刘统:革命方向是在血与火中摸索出来的

    军事科学院是我国保存战争档案最全的地方。那些百战归来的老元帅老将军,在讨论战史、分析某次战争得失时的讲话,是无法复制的财富。刘统深深得益于这些历史财富。

    《火种》收笔于古田会议,那么毛泽东是从什么地方入手落实会议精神的呢?《火种》告诉我们,他从两件具体的事情抓起,一是废止肉刑、不许打人,二是优待伤病员。

    记者:“刘老师这样写很新颖啊!”

    刘统:“这不是我的发明。”

    他说了一位亲历古田会议的元帅的名字:“是他1960年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这样讲的,这个讲话还没有公开,我不能引用,但是讲话启发了我。”

访 谈 
研究党史,主要依靠“两个历史问题决议”

    读+:为什么您在书中,写了我们党曾走过的很多弯路、犯过的错误,包括内部的一些矛盾?

    刘统:革命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也是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从理论宣传到工人运动,从国共合作到武装斗争,谁都没有经验,挫折和牺牲远多于胜利。

    在血与火的实践中,共产党人摸索出了革命的方向和道路。历史就是这样,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打了胜仗,大家都很高兴,意见都是统一的;可是遇到挫折和困难,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掌握住队伍、还能带着大家打胜仗,就很不容易了。这些个案综合起来,就汇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

    火烧赵家楼,不就是青年学生临时干起来了吗?几个人一合计,《新青年》不就办起来了吗?出席“一大”的时候,谁能想到后来的事呢?当年共产党起义的时候,谁有经验和谋划呢?还不是失败的多,活下来的少。应该说,当年的革命党、知识青年都是很单纯的,一腔热血就干起来,谁去考虑那么多的后果呢?如果都是老谋深算,就没有那些英雄烈士的壮举了。

    这样写历史,就能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就能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发展是一步步来的,不是凭空而降的。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历尽艰难完成的。如同一座大厦,是从一砖一瓦铺垫积累而成的。

    读+:党自身对这些历史上的问题是怎么认识的?

    刘统:党的历史上有过两个历史问题决议。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回顾了党对三次“左”倾路线的斗争,从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分析了“左”倾路线的错误。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一开头特意写了一篇“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后面有一篇“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坚持了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

    这两个历史问题决议非常重要,我常常说,做党史研究、上党史课,主要就依靠这两个决议。我这本书,就是严格按照两个决议的精神来写的。

中国共产党最早认识到“唤起民众”的重要性

    读+:《火种》从清朝的立宪改良写起,写到古田会议为止,这种划分也是比较少见的。

    刘统:一般是从辛亥革命或者五四运动写起,写到党的“一大”。但是我感觉,这样不足以反映书的主题: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所以我要打破常规,从中国最“倒霉”的时候写起。那就是辛丑条约、庚子赔款,把中国拖入了灾难的深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的腐败,使得中国的仁人志士都要推翻它。一批又一批爱国青年愤然而起,企图用手枪和炸弹改变中国。吴樾、徐锡麟、秋瑾,他们抛洒的热血激励起更多的同仁前赴后继。孙中山组织革命党,以小团体发动一次次的暴动;林觉民、喻培伦的牺牲,感动了全国人民。今天看起来这些行动就像以卵击石,个人能有多大力量,能推翻一个拥有军队的政权吗?但这些革命者真的是一腔热血,明知要牺牲,也义无反顾。他们的牺牲唤起更多人的响应,终于推翻了封建王朝,迎来了共和的民国。武昌起义的一枪,成了压垮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民国虽然给人民带来了一些新气象,但政权还在军阀手里。孙中山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最后才懂得“唤起民众”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大革命风起云涌,共产党发动工人和农民运动,与蒋介石的价值观发生本质的冲突。国民党对共产党残酷镇压,中共中央早期领导人大多是书生,不懂得怎样应对。盲动、冲杀失败后,只有毛泽东深入农村山区,走出一条独创的革命道路,共产党人才懂得怎样建立革命武装和根据地,怎样动员广大群众进行革命,怎样团结各阶层人士结成统一战线,彻底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改变中国的命运。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