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时代儿童文学评论的责任

  无论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倾向、90年代的文艺倾向,还是当下的精英倾向,其思维源头极其相似。那就是面对儿童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门类时,“儿童”这个阅读主体“本位”的抽离,导致了理论本身的不能自洽。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秘书长雷娜·迈森介绍安徒生奖的评奖时曾经说过:“评价一部儿童读物就是在我们自己的审美期待和孩子们的阅读期待之间寻找一种微妙的平衡。”在每一届的评审团中,讨论最热烈的问题莫过于:一本提交上来的书是否对孩子具有感染力,是否评委最终仍是以成人的眼光来作评判的。在我国,儿童对图书的评价并未被成人重视,虽然束沛德在2004年就曾呼吁:儿童文学评奖应当充分倾听小读者的意见。“儿童喜欢不喜欢”虽然不是“判断儿童文学优劣的唯一标准”,但却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尺度。

  儿童文学评论应有的理论姿态

  高高在上的批评态度,一方面造成了出版人的压迫感,本应合力共谋的出版文化,变成了正负两极。另一方面,对儿童喜爱的热点作品不屑一顾的态度,又造成了儿童文学评论引导作用的实际缺席。新世纪初,面对因海外畅销书引发的幻想文学创作“无序”状态,王泉根曾指出:“主流文学放不下架子,不予理睬,或简单地将它们指斥为‘装神弄鬼’,缺少负责任的学理批评。由于‘放任自流’,幻想文学创作可谓泥沙俱下。”

  理论引导的缺席,并不代表大众不需要批评的引导。在大众疏远批评的同时,我们看到大众对来自普通读者评价的依赖。当当网俞渝曾谈道:“在一个缺乏好的评价机制的地方,顾客更愿意听到其他顾客的反馈或者熟人的声音”,“一般顾客的声音决定着图书的销售命运”。这样的儿童文学评价生态,应该引起理论研究者高度重视。跟着宣传走,跟着一般顾客的声音购书,导致了当下受众购书的两大趋向:一是厚今薄古,追时尚,使文学图书成为一种时尚性消费。二是崇洋抑中,追西方。据当当网近期的数据统计显示,本土原创儿童图画书的销量占比仅有7%左右。

  文学评论家作为特殊的读者群,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具有导向作用。文学评论家可以帮助大众认识一部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而使某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可以将一部作品排除出文学史之外。因此,儿童文学评论家不应囿于精英文化的尺度而忽视“儿童本位”,应重视儿童文学门类的特殊性,蹲下来,贴近儿童的审美心态,以儿童文学的美学标准评价作品;应对当下作品给予及时、客观、有效的评价,发现当下的经典作品,推动其进入历时性的检验,剔除低俗作品,为儿童读者提供有效的评论引导,切实参与到儿童文学史的建构过程之中。

  另外,目前的儿童文学领域,虽每年均有大量作品问世,却缺乏热点或焦点,部分作家个人风格变化不定,创作局面散乱,使得儿童文学创作步入一种寻求突破而未果的“高原期”。突破这个“高原期”,急需来自理论层面的梳理、总结与引导。因此,评论家的力量不应仅仅局限于就作品论作品,还应该体现在评说风格和培育流派上。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与旗帜鲜明的文学流派的生成,才是一个时代文学走向繁荣的重要标志。这些工作是儿童文学评论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