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上海古籍往事

    在第二部分,最引起我记忆的是复旦王运熙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陈伯海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王教授将早年的研究成果《六朝乐府与民歌》和《乐府诗论丛》两书合并成《乐府诗述论》交我社出版,即由我担任责任编辑,期间不乏电话和书信来往。他为人谦和,治学勤勉,尽管长期患有眼疾,查阅资料和书写文稿却一丝不苟,从不敷衍了事。后来编辑室在策划出版“中华要籍集释丛书”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要籍丛书”时,又多次征询他的意见。记得有一年夏天,曾和克勤兄、奚彤云一起去府上拜访,他不顾炎热,一面端出切好的西瓜请我们吃,一面就相关选题热心地提出他的意见,娓娓而谈,完全不把自己当出版社的外人。那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与陈先生相遇说来也巧,虽然他在我就读的上海师范学院任教,但读书时却无缘拜识。倒是他的夫人蒋哲伦,是我们唐宋文学的任课老师,很早就熟知的。那是1988年,在上海开往湖南衡阳的列车上,我们不期而遇。那时我睡上铺,而对面下铺正巧就是陈先生。经互相介绍,才知道是同去参加全国首届赋学讨论会,于是就赋学研究的相关问题聊了起来。陈先生说他在搞古典文学的宏观研究,由于涉及包括赋在内的各种门类,而赋学研究是第一次召开全国大会,他想去听听,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而我则向他报告了自己在这方面已有的一些想法,得到了他积极肯定和热情鼓励,使我更加坚定了日后坚持这项研究的信心。

  此外,与克勤兄在书中写到的王元化、冈村繁、章培恒等前辈学者也多相识,但有的仅限于开会相遇,有的即使有过几次接触,因没有更深的交往,这里就略过了。

  书中所记诸多前辈,堪称新中国最具影响的学者、作家和编辑代表,他们为传承中华文化作出了自己的突出贡献,也由此显示出非凡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精神,这些是值得后来人永远铭记和继续传承的。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