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资料的渊薮|《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最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凝聚着作者王欣夫先生和整理者鲍正鹄、徐鹏先生多年心血的文献学专著。

  王欣夫先生(1901—1966),苏州吴县人,名大隆,以字行。蛾术轩为他晚年所用室名。关于先生的生平简况,此书的内容和出版经过,笔者已有另文,此不赘述。在此,主要想根据该书对何义门的一些记载,来谈谈此书的特点。

  其一,多载学术史,特别是明清吴中地区学界的罕见资料。

  比如,时下的学界很少提及,而在清初很有影响的何焯(何义门)的情况,在《书录》中就多有记载。“《唐诗英华选》六卷”条下(333页) 载: 陈蒙安氏有何焯为孔庭题诗册页,云:“余九岁从三近法师学大字。”由此可知何焯早年的情况。“《古诗选》三十二卷”(335页)云:“义门手评诗,所见不少,不仅是正文字,而论作诗尤精辟入微,兼及史事,不废考证,可谓善于知人论事。”征引何义门家书中对朱彝尊《明诗综》的评语:“诗之去取,几于无目。高季迪名价,却要松江几社诸妄语论定,即此已笑破人口。”评价不高。又引全祖望《姚薏田圹志铭》中姚对何义门的评论:“义门亦不脱纸尾之学习气也。”也有调谐之意, 反映了当时文人间相互的看法,可以窥见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有,《三国志辨误》 一书,过去多题何义门撰,而在此《书录》中,则考证当为何义门弟子陈少章撰(468页)。凡此,对于研究何焯的生平,对于了解清初文坛的情况,都是非常重要的。

  又如,在“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一百三十卷,清黄岩王舟瑶校,手稿本”条下(465页) 记载:刘承幹“藏书刻书之业,为有清一代之殿,而著作多有未成,或未刊。此书外如《清诗萃》则属之杨子勤、沈醉愚,《希古楼金石萃编》则属之罗叔言,《嘉业堂藏书志》则属之缪艺风、董授经,《词人考略》则属之况夔笙,而《碑传集再续》则出于手纂。当时礼致宾客佐其编校者,又有孙益庵、曹君直、章式之、张孟劬、刘诚甫诸老,皆一时耆宿”。这对于了解清末吴中地区学术界的情况,也是非常难得的资料。   

  其二,著录多种抄本、校本、稿本流布经过的资料。

  此书共著录了一千多种善本,而所涉及的版本更是不胜枚举。比如,在“《刘随州诗集》十卷《补遗》一卷”(222页) 条下,追寻了自宋书棚本《刘随州文集》残本五卷,冯定远藏抄本、严天池家藏抄本,到清康熙年间席启寓刻本,到何义门校本,以及何义门校本后流归郁氏宜稼堂的情况。考《刘随州诗集》,明代有弘治年间的两种翻刻本子,清人李兆洛、何梦华都曾藏(见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十四),而宋本的情况则不明。根据《书录》的记载,则可以窥见宋本的一些情况,并使此书的流变更为清晰。又如,“《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 236页) 条下,著录有何义门、其弟何心有的校跋,并对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的记载有所辨正。

  中国的古籍流转变迁,是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不明此学,就难言古籍的版本,就难言学术的流变,就难登学术的堂奥。

  何义门晚年多致力于唐人文集的校订,在这《书录》的记载中,不难发现各种唐人文集流变的资料。对于有关的研究者来说,应当重视。而《书录》这样著录,从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上来说,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参考的。     

  其三,多载藏书家或名人印章,并对不少印章进行精到的考订。

  如前面提到的何焯之师“三近”,另有“正诣”印章。但是对于其人其事,知者很少。比如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就没有该人的条目。欣夫先生根据叶氏《缘督庐日记》载,所藏“南漪散人书册”中有此印章,又据自己的好友、《龚自珍全集》 的整理者王佩诤所藏韩崇《宝铁斋书画记》的稿本中,有“正诣”跋的《毛颖传》书轴,知“正诣”精于书法。再据《同治苏州府志》所载《黄子云传》:“子云兼精书法,与释正诣埒,为世所重。”考得“正诣”为清初方士,从张霞房《红兰逸乘》证明其为何焯之师,而且喜欢藏书。进而查《义门题跋》,知“正诣”就是何焯之师“就堂”。再从这一角度,追寻朱彝尊、黄荛圃等人书跋,考得就堂事迹,知其喜好手抄古书,在“康雍时,颇负盛名”,为何义门之师,朱彝尊之友。他除了“正诣”之外,还有“参近”“东西南北人”等二十余枚印章。经过这样的反复推衍考辨,使这样一位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中的人物,又浮现出来。那些过去已经散乱无主的印章,又被有序地整理成为有生命力的资料。而这些印章都是先生亲自目验,切实可靠,对于文献考证,对于古籍的鉴定,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