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研究》序言




《两周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研究》
吕全义 著
ISBN:978-7-5325-9899-1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年3月出版
定价:128元


内容提要
  本书以先秦时期的两周为范围,以基层地域行政性居民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轨迹。西周时期,对传世文献和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里”的性质及其基本形态进行了勾勒;春秋时期,主要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里”和“乡”的基本形态,“州”和“书社”的基本情况,《国语?齐语》和《管子?小匡》中记载的齐国的“三国五鄙”的异同。战国时期,主要围绕楚国、齐国、秦国和三晋居民组织功能的强化进行了研究;还有《墨子》城守诸篇反映的在战争期间居民组织所发挥的功能。最后,将《周礼》所见国野居民组织进行了梳理,以补充其他文献的记载。

作者简介
  吕全义,1969年生于山西省五台县。1986年中师毕业后历任小学、初中和高中老师。2010年取得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师从巴新生教授。2016年取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学位,师从朱凤瀚教授。2016年进入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工作,主要从事先秦史和出土文献研究。

序一(朱鳳瀚)
  吕全义博士的这部著作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增补、修订完成的。此书对西周至战国时期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发展、变化的情况做了逐时段的系统研究,其成果有助于深化对两周国家结构形式演变的认识。

  所谓两周国家结构形式之演变,实际上即由尚属中国早期国家的西周封建形态向后世长期延续的郡县制形态的过渡。这种演变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社会转型性质的变化,其研究价值的重要自不待言。

  在国家结构形式的诸要素中,社会群体、社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素。两周时期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与以上两个要素皆有密切的关系。从地域性居民组织的滋生、发展及其与国家、官府之间的互动,可以看到社会结构的演变在基层社会的反映,同时也看到国家、官府的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伴随着地域性居民组织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过程,看到春秋以后列国地域性居民组织如何渐渐成为集权政治施行的社会基础。

  对于这个课题,以往已有学者做过研究,但是因为研究资料并不充足,与研究其他先秦时期的历史问题一样,涉及基层社会的材料更是较为缺乏,且相当零散,所以此前的研究较为宏观,从总体上看线条尚较粗犷。而且,即使面对有限的资料,研究者在理解上也存在不少差异,对有些具体问题看法很不一致。所以,对以往被使用过的各种资料在诸家研究基础上做更深入的考证、辨析,得出较为贴切的看法,仍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如果能从大家熟视无睹的材料中钩沉出有用的信息,当然更好。此外,近年来新出土文献中有益于此研究的不少,多可以丰富我们对以往讨论过的许多问题的认识,甚至弥补一些研究的空白点。鉴于上述情况,全义所做的此项研究还是有较高学术意义的。

  具体而言,本书在以下几方面所做的工作,我以为应予以肯定:

  首先,勾勒出自西周至战国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可以表述为,西周时期是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的出现与初步形成阶段,春秋时期是其普及与多样化发展阶段,战国时期则是地域性居民组织功能的强化阶段。线索较清晰,大致抓住了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西周时期的“里”是否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仍有学者否定之。本书对有关西周金文与传世文献做了相当详尽的分析与论证,探讨了当时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出现的原因、形态、设置方式与规模等,在研究的深度上超出了前人。

  春秋时段,本书主要抓住了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系统化”形成这一特点,证明“乡”出现于春秋,并着重考察了“乡”辖“里”制的形成与该系统的行政功能,同时对这时出现于列国的多种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如晋、楚的“州”及齐国的“书社”等作了探讨,有较多独立见解。

  对于战国时段,囿于现有资料在国别上的不平衡,研究只能偏重于几个国家,但鉴于当时社会结构发展水平的大致平衡,这几个国家的材料应该还是可以约略反映出当时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状况的。所用资料除少量传世文献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简牍、陶文、玺印与封泥等,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考证。其中对包山楚简中所见“州”“里”“邑”“丘”及葛陵简中“遂”等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的性质、规模、层属关系等,对以往诸家的研究结果大多有所修订。此外,综合考古发掘资料分析齐陶文内涵,探讨齐国制陶工匠之来源,以及对列国乡里实行什伍制的考察,亦是做得较深刻的。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