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自杀:社会学研究》

1 导语
    最近,接连传出硕博士生自杀的新闻。在被新闻撼动的的同时,我们很难不去思考个体消逝背后的细节。生命如此太珍贵,究竟是怎么样的痛苦,才使人走出这一步?

    自杀现象并非仅仅是个体内部的自我拉扯,而是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之间深层矛盾的显性反映。提早结束本就短暂的生命,来不及感受的美好在苦痛中消失殆尽,无论如何都是令人扼腕的。在这种情况下,更深层地剖析与解读这一现象,对理解自杀行为、增强同理心及避免悲剧的再发生都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今天想向读者推荐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émile Durkheim)的著作《自杀:社会学研究》。这是学术史上对“自杀现象”十分经典且聚焦的研究成果。



Suicide: A Study in Sociology
《自杀:社会学研究(导读注释版)》
[法] 埃米尔·迪尔凯姆 著
张健 许天虎 导读注释
上海译文出版社


    在书中,迪尔凯姆将自杀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加以研究,结合社会背景、引用生活材料,将自杀的类别进行划分、解析,尽管写作时代不同,但我们仍能从中获得信息增量。

2 内容介绍
    《自杀:社会学研究》一书分三部分:

    第一编论述“非社会因素”如精神状态、种族遗传、自然环境、模仿行为等对自杀现象和自杀率的影响。
迪尔凯姆用大量材料与数据提供了许多与传统认知不同的结论。比如,当我们回忆媒体报道,会发现自杀群体往往较为年轻,而迪尔凯姆收集的数据(范围为19世纪欧洲国家)显示,自杀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于老年期(80岁以上)达到顶峰。

    除此之外,迪尔凯姆研究了气温、月份、季节甚至时刻与自杀率的关联,几乎涉及了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所有变量。

    第二编论述“社会因素”对自杀的影响,也是本书的重点部分。作为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更多试图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他将自杀分为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和失范型自杀。

    利己型自杀,是在过分推崇个人主义的环境中,个人与社会产生疏离、生活失去方向的状态下发生的。社会的整合度越低,利己型自杀的人数越多。

    利他型自杀,是由于社会整合度过高,个体的个性受到压抑,过分屈从于一种社会目标和意义而造成的,是个体为群体做出牺牲而实施的行为。

    失范型自杀,是由于社会突然失控造成的,比如社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或政治危机。迪尔凯姆发现,社会表面的繁荣或潦倒并不是影响自杀率的根本原因——因为即使是在百废待兴之时,自杀人数也不会下降——是社会的动荡打破了旧有生活秩序导致自杀行为的持续发生,如家庭层面的失控(丧偶、离婚等)。

    第三编对前文论述中的规律做了总结,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探讨现实社会应该对自杀现象采取什么态度。

3 写作背景
    1858年4月15日,迪尔凯姆于出生在法国孚日省的一个犹太教教士家庭,他对社会现象产生兴趣源于他对政治的了解。

    1866年普奥战争结束后,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和反动的对内对外政策,加剧了法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民众反对拿破仑三世的情绪日益高涨。拿破仑三世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和摆脱国内的政治危机,急于发起一场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1870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但同年9月1日在色当战役中战败。战败后的法国民不聊生,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宣告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起义失败。这时迪尔凯姆开始认识到,宗教并不能解释一切,而一切都只是社会现象。他认为,只有对社会事实进行研究,发现规律,才能规避一些社会不良后果。

4 现实意义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面对这本1897年出版的社会学著作,我们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区隔过往与当下,在差异性中发现推广性。

    迪尔凯姆在书中写道:“自杀在今天的情况下正是我们所遭受的集体疾病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它将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疾病。”同时,“任何事件都不是自杀的特定原因“。

    从“社畜”到“内卷”,焦虑像毛细血管般从社会向象牙塔蔓延,逐渐侵占了人的每个年龄与人生阶段。令人沮丧的是,新闻报道之外,还有无数沉默的角落没有被灯光照见,如老年人自杀、农民自杀、无缘死等问题。

    我们或许无法像迪尔凯姆一般,以学者的理性目光将社会现象仅仅当作“现象”看待,但能够对相关议题多些了解,从前人的研究中提取真知灼见,至少照亮周围的一方天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