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难是卫生、教育

    上海于2003年即以颁发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文件为标志,在全国较早拉开了事业单位改革序幕,且在2005年便提出,将事业单位分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经营服务类三类推进机构改革。

    不过,时至今日,“改革”仍是大量事业单位内部的敏感话题,并因围绕养老金的利益博弈而频频受阻。2008年,为了推进与事业单位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国务院确定在上海等地先期试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上海改革方案至今无果。

    “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到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多个制度改革,各项改革都是相互联系、总体部署、总体推进。”上海市编制工作办公室一位人士分析称,目前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集中于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等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中,而配套制度改革突破艰难则是主要原因。

    此种情况下,“减编”成为上海事业单位改革在过去几年中最大的成果。据《2011上海市依法行政状况白皮书》透露,在此前的7年中,上海通过“撤、并、减、转”的清理工作,核减4.1万个事业编制,占全市事业单位编制总人数的8.5%。

    十年转制潮

    事业单位转企,无疑是上海过去近十年事业单位改革负重前行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其中,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主力作用。

    作为全国第一家出版集团,原属于事业单位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从2003年起走上了改制的道路。

    上海一位出版业界人士介绍,我国的出版业始终被赋予意识形态宣传阵地的使命,政府对出版组织实行事业管理,财政给予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出版工作主要根据中央统一要求或者指令由各个出版单位来实施,造成了出版业因为被过分强调政治性而轻视了出版组织的产业建设。

    这种目标单一、体制僵化的机制,导致出版单位缺乏活力,图书出版活动无法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多种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呼唤改革水到渠成。

    2003年,上海明确要将大部分出版组织的性质转为企业,并在随后几年时间里出台了相关的改革措施,围绕政企、政事分开和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这个主题改革出版组织。

    世纪出版集团的做法是,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来解决改制的问题。

    该集团董事长陈昕介绍,首先是按照现代出版组织要求构建出版企业。“我们分别从企业形态的功能定位、现代企业治理机构、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和创新。”

    按照现代企业的发展规律和国际惯例,世纪出版集团将集团内的大部分经营性资产剥离出来,与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上海精文投资公司、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国有投资主体共同发起设立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转制后,世纪出版完全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建立起了公司治理结构,分别建立了决策、执行、监督机构。”陈昕说。

    作为公司决策机构的董事会,世纪出版集团从建立之初就引入了外部董事的概念。“市委宣传部派出了3名外部董事,我们集团派出了4名董事,其他股东也派出了4名董事。这样就有效体现了董事会决策的公平性,有利于防止一股独大产生的决策偏差。”陈昕说。

    一位文化产业研究人员分析,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套符合企业发展规律、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出版生产力提高的管理机制。

    对此,陈昕表示赞同,“世纪股份在人事制度上形成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机制,各级管理人员公开竞聘、定期考核,并实行任期制;收入分配上,以岗定薪,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和职工实际贡献挂钩。总之,规范管理制度的实施,就是为了增强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从而更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要求。”

    在过去十年间,包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内的300多家原经营服务类的事业单位完成的改制,其中部分已在市场化中崭露新的活力。

    体制内的问题

    但即使转制成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内部仍遗留着部分事业单位的历史问题。

    该集团人事处负责人介绍,由于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目前集团内中层干部以上的一些领导仍然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在薪酬和福利上与编制外人员“同工不同酬”。“例如在养老保障这一块,事业单位编制的职工在职期间缴纳的养老金,在退休后将返还给他们,同时退休后的医疗费用由单位报销,与社保不挂钩。另外在退休工资这一块,事业单位编制普遍可以领取到在职工资的90%左右,而同级别的企业职工可能只领到30%。”

    不过,由于转制后企业的经营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企业员工在职领取的工资也相应增加,这部分相对抵消了编制内外职工的矛盾。

    但对于仍属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类单位,尤其是医院、学校、科研院所的职工来说,围绕工资和福利的博弈依然是阻碍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矛盾。

    从去年开始,上海某高校教师蒋雯月薪中近千元的各种补贴被取消了。“这些钱单位可以组织旅游、搞活动,但就是不能以现金方式发下来。”她告诉记者。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