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男孩”卜励德披露他所亲历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在“扭抱”中前行

    6月7日、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毋庸置疑,“习奥会”将吸引全球的关注。而在41年前,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并与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则是中美两国领导人首次会面,堪称改变整个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外交事件。

    近日,曾亲身经历了这一事件的美国资深外交家、中国问题专家卜励德来到上海,参加他个人回忆录《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中文版的首发式。本书主要讲述了卜励德大使1972年以中层官员身份陪同尼克松总统访华、1973年作为美国驻北京联络处(美国驻华大使馆前身)官员在华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披露了中美关系发展中不为人知的点点滴滴。

    曾与中国多位领导人打过交道

    从1972年的周恩来总理,到后来的邓小平,卜励德在政府工作期间与几代中国领导人都有接触。就算离开政府工作职位后,他还先后受到江泽民、朱基、胡锦涛、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国领导人的接见。

    卜励德在书中描述了他与周恩来总理数次交谈的场景:“有人向周恩来总理介绍了我,……我们面对面站着,总理开始说话,用他浓重的江苏口音引用了毛泽东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他问我,这句话在尼克松总统到长城的这天用作祝酒词是不是合适。‘这当然很合适,周总理。’我脱口而出,同时感到十分震惊,没想到他会来咨询我,和整个宴会上最年轻的人谈这事。”当时,卜励德是美国代表团中级别最低的官员。

    次年,卜励德陪同美国首任驻华联络处主任戴维·布鲁斯会见周恩来时,周恩来总理甚至还记得曾经见过这个年轻人。

    1979年1月,邓小平出访美国,卜励德在华盛顿参加了为邓小平举办的招待会,与他握过手,也目睹了他与美国公众打交道的场面。卜励德写道:“邓个子不高,前往得克萨斯州访问时,他头戴一顶牛仔帽,这个形象是他比较醒目的标志。”“看上去很活泼、直率、有趣。”

    美国一向在亚太奉行均势战略

    作为一名见证中美建交的“外交活化石”,卜励德自然也见证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从最初的政治战略需要、制衡前苏联,到现在的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医疗等全方面的紧密联系。总体来说,美国对外政策一贯奉行“均势理论”,这也是国际关系中最古老的外交理论。

    1969年,卜励德在芝加哥国际关系委员会上演讲,介绍了针对中苏关系恶化后美国政策的选择。“第一种:明确告诉苏联,华盛顿不会介入它与中国的争端。第二种:美国明确表示反对任何逼迫中国的行动。第三种:什么都不做。这个办法已经被排除了。第四种: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中苏双方,这样双方就不会认为美国支持或者不支持是理所当然的。”

    卜励德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最后第四种方案被采纳了。故意模糊表述,这样美国就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对事件施加影响,而不用向任何一方做出承诺。让中国和苏联自己去猜测、担忧……保持中苏双方的势均力敌,符合美国的利益。”

    2009年7月,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喊出美国要“重返亚洲”。但是卜励德对这个口号并不认同,“以我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美国亚洲战略和外交的工作人员来说,美国从未离开过亚洲,美国的外交重心从未偏离过亚洲,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从未有过大变化。”

    至于为什么这种说法受到媒体的热炒,卜励德在书中解释道:“最近几年,由于身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忙于消除中东不稳定因素,……这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从过去到未来,美国“均势”这一外交指导思想始终在延续。自奥巴马第一个总统任期以来,美国政府已越来越多将安保重心转移至亚太地区,去年奥巴马特意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体现了美国根深蒂固的“均势”外交思维。

    对于近日沸沸扬扬的菲律宾射杀台湾渔民、日本政府官员大放厥词等事件,不少人猜测其背后都得到了美国的“撑腰”。卜励德对此说:“其实这些都不是新鲜事,只是历史的重演罢了。要求其他国家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作出选择,这样做是很大的错误。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其他国家,没有人想要‘选边、站队’。相互联系的同时保持相互独立,不站在具体哪一边或者哪一个阵营去说话,这才是我们共有的战略。”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