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孩”见证中美建交——访美国外交家、亚洲协会前主席卜励德

  中美关系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从外交家到白宫的战略高官,卜励德一生都在与中国打交道。他参与筹备了尼克松访华的行程,并作为其访华的随行外交官,后来也成为首批派驻北京的官员之一,见证了中美关系的正式建立。本报记者日前有幸采访了卜励德,请他讲述其所见证、参与的中美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卜励德在回忆经历过的风云时,一直平静如水。

  1 选择中国 我从未后悔过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以“中国男孩”作为回忆录的书名,请谈谈“中国男孩”的由来。

  卜励德: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到今后会成为“中国男孩”。在学校,我学习的是欧洲史专业和德语。毕业后,有着德语背景的我满以为会被派往柏林或欧洲其他地方。结果,美国国务院把我派到一个底特律附近的加拿大城市温莎(Windsor),在美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中担任签证官。

  23岁的我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准备学习中文,为今后从事亚洲事务的有关工作做准备。当时,大家对此都表示不解,因为美中两国毫无建交的征兆。但这一战略性的长远职业规划受益于我有一个很好的榜样——美国著名外交家查理·鲍林(Charles Bohlen)。他是我父亲的大学室友,此后也一直是我们家的挚友。鲍林在30多岁时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学习俄文。所有人都对此大感不解,因为苏联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且当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巴黎和伦敦。对此,他表示,美苏关系将会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关系,人们需要知道如何与苏联交往。他的战略性规划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有一天,他突然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翻译,出现在雅尔塔。之后,他又分别出任美国驻苏联、法国和菲律宾大使。

  我相信美国将与中国建交,美中关系将结为重要而意义深远的关系。随着对中国了解越多,我对中国的兴趣也越浓,中文和中国文化之美甚至还吸引了我的妻子,我们俩一起学习中文。经过2年的学习,我又去国务院,希望参加他们的亚洲地区人才培训计划。这次,他们接受了我的申请。选择中国,我从未后悔过,这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2 十年磨一剑 中美建交的历史见证人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见证了中美建交的极好开端,请介绍一下中美关系的初始状态。

  卜励德:我在28岁时被派往香港工作。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美国国务院的决策层也日益重视来自亚洲的报告。对中国内地发生的一切,我都仔细观察、分析,力求准确地写好每一份报告。

  1967年,华盛顿急需新的“中国专家”以改变对中国的政策。这改变了美国决策层在亚洲的战略规划。2年后,尼克松竞选总统获胜后,决定将自己的外交战略付诸行动,远东也成为美国当时的战略重点。1972年成为我事业最大的转折点,在尼克松总统出访中国的前一个月,我最终获知将陪同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我作为当时的国务卿罗杰斯(William Rogers)的助手,为他准备简报材料,并辅助制定尼克松的访华行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1972年,您陪同尼克松总统见证了最具历史意义的访问,请谈谈当时的感受和情况。

  卜励德:1972年2月21日,作为尼克松总统的随行外交官员,我第一次踏上了这片研究、分析过无数次的土地,心情激动又有些许忐忑。

  尼克松总统抵达北京时,周恩来总理已经在那里等候了,当时每个人都想知道尼克松是否会和周恩来握手,毕竟在过去20多年间,中国一直是美国的敌人。但是,尼克松一下机就伸出了他的手。他和周恩来的这次握手只是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如今,大家都已形成共识,认为尼克松中国之旅是其任期内最成功的外交事件。

  这次访问中国的另一个目标是改变美国公众对中国的印象。美国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美国观众急切地想了解关于中国的一切。高层谈判都是闭门进行的,但第一夫人帕特·尼克松(Patricia Nixon)会经常出现在美国观众眼前。基辛格和总统偶然也会露脸,主要是他们参观中国名胜古迹的镜头,例如登中国长城、参观明孝陵、紫禁城,以及参观医院和工厂。

  这一周日程很紧,大家一直保持着高强度工作。当谈判顺利完成,签订了《上海公报》后,我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当时,我抑制不住喜悦和兴奋,告诉尼克松总统,“为了这一天,我足足准备了10年”。尼克松总统幽默地回答说,“那么从现在起,你这位中国男孩有很多工作要做了”。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